返回

第 28講 批評

首頁
    孩子好勝心強的特性,用激将法激一激他,促使孩子改正缺點、錯誤和毛病。

     男士笑着說:這個辦法倒是挺好。

     女青年說:我常用。

     男青年說:你是用在我身上了啊!又想差輩兒嗎!張冠李戴。

     女青年說:什麼呀!我這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子為父用。

    (大家笑) 男士說:夠經典。

    (女士白了一眼男士) 老師說:你夠幽默的啊!(大家笑) 教授說:用幽默的言行作為批評孩子的手段,不僅能創造和協的氣氛,還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這就是笑一笑的功能。

     父親說:現在的孩子沒有一點責任心,将來别指望他承擔什麼。

     老師說:這樣一概而論,不符合實際情況。

     男士說:沒錯,責任心的有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成敗與否。

     母親說: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呢? 老師說:實際情況是,一個人有沒有責任心,這與過去、現在、将來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父親說:那與什麼有聯系呢? 老師說:這與潛移默化有關系,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關系,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關系。

     教授說:要想讓孩子長大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就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父親說:那怎麼培養呢? 教授說: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男青年說:以身作則确實很重要。

     女青年說:說到不如做到。

     孕婦笑着說:不放空炮。

     教授說: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的為人處事中,努力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那麼,孩子就必然會有效仿的心情,也會有效仿的可能,更會有效仿的功能。

     男士說:老子英雄兒好漢。

     教授說:環境對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對孩子的成長就更加重要,而孩子成長的環境,最重要的還是家庭環境;所以,父母要有意的為孩子提供一種有利于他成長的家庭環境。

     母親說:怎麼才有利于孩子成長呢? 教授說:在家中,要明确規定,哪些是由父母親承擔的事情,哪些是由父母親幫助孩子處理的事情,哪些是孩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父親說:這就叫分工明确。

     教授說:對孩子應當自己做的事情要有一個明确的概念和範圍要求,随着年齡的不斷增長,對孩子處理事情的努力目标要有相應的提高。

     男士說:這是标準、目标明确。

     教授說:隻要是難度适宜,孩子即使出現了為難情緒,父母也不要包辦代替,不要總是替孩子承擔責任,更不要幹涉,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完成,創造一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家庭氣氛。

     男青年說:這就有意無意的承擔起了責任。

     老師說: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在家庭裡,在集體中,地位和别人是平等的。

     教師說:孩子能意識到自己在家裡,在一個集體,享有平等的地位,就自然會在處理好自己事情的同時,積極主動地為父母,為家裡,為别人,為集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盡自己應盡的責任。

    這樣發展下去,将來就有為社會擔當責任的可能,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孕婦說:敢于擔當大責任,就能幹成大事情。

     教授說:父母要肯定孩子對自己的言行後果負責。

    對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要善于捕捉,不管結果如何,隻要是孩子的獨立自主言行的結果,就要鼓勵孩子敢作敢當,做一個勇敢者,不要逃避責任,應該勇于承擔後果。

     母親說:有時候,就擔心孩子承擔不起。

     老師說:父母不應替孩子承擔一切,以免孩子對責任感淡漠。

     教授說: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就言而有信,隻要是自己答應了别人,隻要是自己許下的諾言,就是一字千金,就一定要盡全力去履行。

     男士說:就是,人無信不立嘛! 教授說:一個人,隻有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你才能有威信,别人才可能對你信任,即使有些事情自己不情願,但也必須去完成,因為,你這樣做既是對别人負責人,更是對自己負責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