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内,有咨客在咨詢,教授在解答,衆人在聽。
一位母親問:我倆都喜歡男孩兒,可是生了個女孩兒,我們就親的把她當男孩兒養。
你說也奇怪,這孩子也就越來越像男孩兒了,但我又覺得這樣下去行嗎?
教授說:其實,你也知道,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母親說:那會怎麼樣呢?
教授說:這樣下去會導緻孩子出現性角色偏差。
父親說:那該怎麼辦呢?
教授說:父母要預防孩子出現性角色偏差,必須從孩子剛出生起就要進行性角色教育。
因為兒童的性角色意識3歲前就已經形成了。
母親說:唉!都怪我。
教授說:不僅是你,很多父母都會别出心裁地給孩子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把男孩子當女孩子,把女孩子當男孩子來教養。
父親說:她小時候(指妻子),他爸就把她當男孩子養。
母親笑着說:所以,後來我好多方面都有些像男孩子。
父親說:何止是後來,現在也像。
母親說:小時候的後來不就包括現在嗎!再說了,現在也像那孩子,不就是像你嗎!這還不好?
父親說:好啥好!我是男人,你像個男孩子——不僅幼稚,還可笑,我一個大男人,整天跟一個既幼稚又可笑的男孩子過日子,你說有意思嗎?
母親說:都是男人嘛!無非是大小的不同,可以保持高度的一緻呀!(大家笑)
父親說:所以說,你也就這樣踏着前輩的足迹,學着你父母的樣子教育孩子。
教授說:要知道,這是一種有缺陷的家庭環境,是一種錯誤的性别觀念教育方式,這容易使孩子發生性角色偏差,為同性戀、性倒錯、異裝癖等變态心理種下可怕的隐患,它可導緻成年後的性生理或性心理障礙,從而毀掉其一生的美滿**。
母親說:有這麼嚴重啊!
老師說:對!就是這麼嚴重。
教授說:父母對孩子過分保護、溺愛、放任自流或隻注重智力,忽略其他方面,也極易給孩子個性上造成殘缺,使孩子性角色意識混亂,性角色行為歪曲,與本性有很大差别,導緻男孩沒有陽剛之氣,女孩沒有陰柔之美。
男士說:看來性角色偏差是很危險的事情啊!
教授說:是呀!而且這種性角色偏差如果一旦形成,就較固定,還很難更正;緻使一些孩子長到十七、八歲還強烈地依戀父母,不能另屋獨睡,沒有獨立意識,這樣下去,将來很難在社會上自立,更難有對家庭承擔責任和義務的能力。
女青年對男青年說:哎!你不會有性角色偏差吧!(大家笑)
男青年說:像我這麼對家庭有責任心的男人會是性角色偏差嗎?至于不能另屋獨睡嗎!那不是沒有獨立意識,是另有隐情啊!(有人在笑)
女青年笑着說:什麼隐情?
男青年說:一言難盡啊!
衆人說:快說說。
男青年說:各位,這還用說嗎!我那是盡義務啊!更何況像我這樣優秀而健壯的男人,我有能力盡丈夫的義務呀!逼着人把真話都說出來,不能含蓄點兒嗎?(大家笑)
教授笑着說:一個人,如果缺乏性角色的早期教育和培養,将來在婚姻家庭方面就有可能發生障礙和危機。
女士說:那怎麼預防孩子的性角色偏差呢?
教授說:預防孩子性角色偏差,關鍵在于性角色意識的早期教育和培養。
孕婦說:怎麼教育和培養呢?
教授說: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由着大人,父母可及早通過起名字、買玩具、穿衣服、語言交流等形形色色的事情,給予嬰兒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親說:對男孩兒該怎麼影響?
教授說:讓男孩多參與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以培養堅強勇敢的精神。
母親說:那對女孩兒又該怎麼影響呢?
教授說:對女孩兒多給予音樂、藝術、文學方面的熏陶,以培養其高雅的氣質和溫柔的性格。
孕婦說:這樣就……
教授說:這樣,就能使孩子不斷形成與其生理性别相一緻的性别心理特征。
女士說:可是,男女有别呀!對男孩兒該怎麼進行性教育和培養呢?
教授說:少年男孩兒有一種現象可能覺得很難啟齒,就是常常擔憂****。
男青年往前挪了挪身子說:這個需要好好的講一講。
(大家笑)
女青年笑着并捅了他一下說:行了,你還來勁兒了。
(大家又笑)
男青年笑着說:不是我現在來勁兒了,是我小時候,一有這種現象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