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孔融鬧府

首頁
    ,曹操卻一時想不起來。

     那人作揖道:“曹公,昔日同為幕府賓客,您自洛陽不辭而别,從此天各一方不得相見。

    您又給我寫信又給我升官,怎麼在下來到您面前,您卻不認識了呢?” “你、你是……是公達啊!”曹操簡直不敢認了。

     荀攸慘然一笑:“在下這些年經曆風霜苦楚,相貌都變了。

    ” 此言确實不假。

    當年荀攸為大将軍何進掾屬,後來又官居黃門侍郎,那時何等風流潇灑,實不亞于現在的郭嘉。

    但是世事多舛,董卓進京禍亂朝政,他也被劫持到西京長安。

    因為與何颙計劃誅殺董卓,被投入大獄囚禁了一年多,何颙病死獄中,他飽受煎熬支撐到王允、呂布政變。

    但好景不長,西京二次陷落,荀攸想棄官還鄉卻無法通過河南。

    天下到處打仗,他幾次被授以外職都不能順利赴任。

     後來他主動提出到蜀郡為官,希望能躲避荒亂,哪知益州劉焉、劉璋父子獨霸西蜀斷絕道路,漢中還有五鬥米道的首領張魯盤踞。

    荀攸在關西艱難跋涉,最終無法入川,又不願回到混亂的長安,隻好寄居到荊州。

    後來天子遷到許都,曹操、荀彧、荀衍先後緻信請他前來,還以朝廷诏命召他為汝南太守,還未應诏成行又轉為尚書要職。

    荀攸很想去,但是南陽戰事紛亂,他又折入武關從河南繞道而來。

    細細算來這些年不是蹲大牢就是風餐露宿,受盡千辛萬苦,容貌豈能還似從前? 曹操盼荀攸盼了許久,當初在何進幕府中便對他的智謀遠見感到欽佩,如今終于如願以償:“公達智略廣遠,非常人也。

    今後得汝智謀,天下當何憂哉!” “在下刺殺董卓未遂,自己反被投入大牢,還有何臉面再稱智略廣遠。

    ”荀攸苦笑一陣,“何伯求死于獄中,一代志士潦草掩埋西京,在下自那以後便心灰意冷苟活而已。

    ” “莫要說這樣的話,如今你歸屬朝廷自當振奮起來,重顯舊日在洛陽的才華。

    ”曹操雙目炯炯地望着他,“今關中之事頗有變化,鐘繇經略大見成效。

    我想過不了多久,就可以将伯求兄的靈柩接回安葬。

    ” 荀彧插口道:“家叔荀爽靈柩也在長安,也要一并迎回。

    ” 曹操一手拉住荀攸、一手拉住何夔笑道:“今日我乃得勝而歸,二位又擺脫磨難來至京師。

    别的掃興的事都先不要提,咱們回到許都痛飲一場。

    走!”說了聲走卻沒有人上馬,曹操與大家步行還都;後面的大部隊也輕松不少,諸将也下來拉着馬緩解疲勞,那些本地的士兵紛紛給這次歸附的外鄉人講述風土。

    大家說說笑笑倒也熱鬧,十裡地的路程轉眼就走完了。

     在許都外安下行轅,兵士各自屯駐,曹操與諸位官員入城回府。

    隻見許都街市之上到處都是跪拜的百姓,還有不少人站在房上揮手緻意。

    那些來迎接的官員沒有一人離開,非要送曹操回府,然後陪同他一起面君報捷。

    這會兒恐怕是曹操出仕以來最為舒暢的一刻,通過自己的奮力征戰,終于獲得了官員的認可、百姓的愛戴,辛勤的努力看到成果,似乎再沒有人說三道四對他不滿了。

     冗長的隊伍一直送到司空府門,曹操心情激蕩,站到石階上連連作揖,朗聲道:“諸位同僚,有勞大家相送!我曹某人得以破袁術、敗張繡,也賴大家鼎力相助。

    是諸位在許都輔保天子處理朝政,才使我身在軍旅無所牽挂。

    自今往後,曹某人與諸公同心協力共輔天子,絕不會慢待各位,也絕不以不實之罪對待任何一個人……” “且慢!”他這信誓旦旦的話還未說完,就有人厲聲喝斷。

    大家皆感詫異,隻見從大街西面慌慌張張跑來一人——乃是少府孔融。

     孔融聞知曹操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