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首頁
    去辦!” “是!”小李說道:“奴才請萬歲爺降旨,好去要東西。

    ” “好吧,我馬上寫。

    ” 于是群從簇擁,回到了皇帝所住的養心殿西暖閣,等張文亮有事走了開去,小李才悄悄溜入殿内,鋪紙磨墨,把一管牙杆筆遞到皇帝手裡。

     “怎麼寫呀?” 小李想了想,便一個字、一個字念道:“着小李取大翡翠一塊。

    欽此!” “這會給嗎?” “誰敢不給?”小李很快地答道:“不給就是違旨。

    ” 皇帝躊躇了一會,忽然很高興地說道:“不用了,拿那塊鎮紙去吧!”他把筆擱了下來。

     小李也略略遲疑了一下,終于從多寶格上,取下一個碧綠的翡翠獅子,擺在皇帝書案上說道:“怕張文亮會查問,奴才可就不知道怎麼跟他說了。

    ” “不要緊,你讓他來問我好了。

    ”說着,他把翡翠獅子遞了給小李。

     有皇帝一肩承當,小李還怕什麼?接過東西來,揣入懷中,便要跪安退出。

     “到綏壽殿去吧!” “是!”小李極精靈,心裡在想,這是第二次提綏壽殿了,這麼急着要去,是為了什麼?倒得留神看一看。

     一看到绶壽殿新來的宮女,小李恍然大悟。

    慈安太後不喜歡用太監,寝宮中使喚的都是宮女,所以小李也隻是在院子裡跪了安,便即退了出去。

    綏壽殿有自己的小廚房,主要的是為慈安太後供應甜鹹點心和茶水,旁邊有間空屋子,小李每趟去都在那裡歇腳聽招呼,有時便直接闖入廚房。

     他的嘴甜,又會說笑話,所以雖有象慶兒那樣讨厭他的,但也有許多宮女跟他合得來,接替雙喜的位置,在慈安太後面前“一把抓”的玉子,就跟他很對勁。

     小李管玉子叫“玉子姐姐”。

    那是名符其實的稱呼,玉子今年二十五歲,照宮中規例,應該放出去了,但以慈安太後馭下寬厚,玉子情願耽誤自己的已晚春光,“再伺候主子一年”。

    而小李隻有十九歲,叫“姐姐”不錯,隻是叫得特别親切,旁人刺耳,玉子會心。

    雖然每一趟見着小李都要罵幾句,但凡有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都悄悄給小李留着。

    有時候小李賭輸了錢,隻要到玉子面前垂頭喪氣一坐,定是一頓罵過,便有銀锞子摔到他懷裡。

     這天的小李,卻是精神抖擻地,“玉子姐姐,”他招招手,“你請過來,我有要緊話說。

    ” 一番“要緊話”說過,玉子親手取上用的明黃色的蓋碗,沏上一碗君山茶,喊道:“桂連兒啊,你過來。

    ” 怯怯的桂連,其實很機警,學着小李叫一聲:“玉子姐姐!” “用托盤把這碗茶送給萬歲爺。

    端着茶會請安嗎?” “會!” “好!去吧。

    頭一次當差,可看你的造化了!” 桂連沉得住氣,走到皇帝面前,不慌不忙請了個安,把一碗茶送給皇帝,嘴裡還說一句:“萬歲爺請用茶。

    ” “噢!”皇帝沒話找話:“你知道我愛喝什麼茶?” “奴才不知道。

    ” “誰讓你把茶端來的?” “玉子姐姐。

    ” “嗐!”慈安太後笑着皺眉,“誰教給你這麼個稱呼?玉子就是玉子,不興叫什麼姐姐、妹妹的。

    你在這兒弄錯了還不要緊,如果在翊坤宮也是這麼着,準挨一頓罵。

    記住了沒有?” “是!”桂連把一雙眼皮垂着,脹紅了臉,不斷咬着嘴唇,仿佛有眼淚不敢掉下來似的。

     皇帝好生不忍,他猜想着她在家一定受父母疼愛,要什麼有什麼,從未聽過一句重話,如今第一回當差就挨了訓,必是想着在父母跟前的光景,自覺委屈。

    适得用句什麼話,把她的心思扯了開去,不然一個忍不住掉了眼淚,輕則受一頓呵斥,重則攆到終年沒有人到的冷宮去當苦差,從今以後再也到不了太後跟前,那有多可惜? 于是他也教她規矩:“如果真的要提姐姐、妹妹,得先按上你自己的稱呼,說‘奴才的姐姐’才對。

    ” “是!”桂連擡頭看了看皇帝說:“皇上的茶,是奴才的玉子姐姐叫奴才端了來的。

    ” “又弄錯了。

    ”慈安太後大為搖頭:“看你的樣子,倒是挺聰明的,怎麼教不會啊?玉子又不是你親姐姐,不該那麼叫!” “她頭一天當差,不懂宮裡規矩。

    ”皇帝趕緊看着慈安太後說,“過兩天就好了。

    ” 慈安太後看見皇帝起勁衛護桂連的神情,覺得有趣,但皇帝到底是皇帝,不能逗着他取笑,因而平靜地點點頭,向桂連吩咐:“你叫玉子來替我裝煙!” “是!”桂連請了個安,退了出去。

     皇帝頗有怏怏之意。

    想到複選那一天,回眸一視,猛然想起《西廂記》中的曲文:“臨去秋波那一轉”,衷心若有意會,但領略得這句曲文的美妙,卻說不上來妙在何處?于是他又想到翁師傅講過而不甚了了的那句陶詩,這就教“欲辨已忘言”! 一下子懂了一句詞曲一句詩,完全是自己領悟得來,皇帝有着從未經驗過的得意和欣悅,恨不得就找着翁師傅,或者南書房的什麼翰林,把自己的心得告訴他們,問他們“講得對不對”? 自然對羅,翁師傅會高興得掉眼淚。

    就象那次對對子,用“大寶箴”對“中興頌”那樣,把翁師傅歡喜得不知怎麼才好,隻捧着自己的手,不停地說:“天縱聖明,天縱聖明!” 隻有想到那樣的光景,才覺得讀書有些别樣東西所帶不來的樂趣,他自我陶醉得出了神。

    慈安太後卻是又好笑,又好氣,還有些警惕,看樣子皇帝象他父親,将來在女色這一關上看不破。

     “你一個人在笑什麼?” 這一問才驚醒了皇帝,愣了一下才能回答:“我在想書房裡的事。

    ” 慈安太後怎肯信他的話?隻當他為桂連神魂颠倒,心想告誡他幾句,但說得淺了他不懂,說得重了又怕他臉上挂不住,隻好無可奈何地歎口氣說:“你簡直跟你阿瑪一樣!” 這話讓皇帝困惑,象父皇有何不好,怎用這樣怏怏的語氣來說?在這位皇額娘面前,他是無話不可說的,所以立即問道:“我不該象阿瑪?” “胡說!”慈安太後盡力要裝出生氣的神情,“怎麼說不該象阿瑪?” 皇帝自覺這話沒有問錯,不該受此呵斥,但對慈安太後,他是願受委屈的,想起谙達的教導,急忙站起身來,往地上一跪,以微帶告饒的語氣說:“皇額娘别生氣,我說錯了。

    ” 這就是慈安太後最感到安慰之處,皇帝雖非己出,孝心卻如親子,便将他一把拉了起來,心裡想解釋自己所說的那兩句話,卻苦于無法表達,隻好這樣說:“不是說你不該象阿瑪,不過有些地方,可也别跟你阿瑪一樣。

    ” 這話在皇帝聽得懂,為讨慈安太後的歡心,便很機靈地說:“就象阿瑪身子不好,我可要養得壯壯兒的。

    ” “對了!”慈安太後大為高興,“這你算是明白了。

    阿瑪是好皇上,就吃虧在身子單薄。

    ”她的臉色和聲音變得沉重了,“你可要自己當心!年歲也不小了,康熙爺在你這個年紀,已經辦了好些大事。

    現在凡事有你六叔在外面擋着,你隻管好好兒念書,到你自己能自立了,要什麼有什麼,這會兒别胡思亂想!” 最後一句話又使得皇帝困惑,不知道“胡思亂想”四個字指的是什麼?但他不願再問,因為問下去不會有好聽的話。

     在一旁拿着煙袋伺候了半天的玉子,卻了解慈安太後的深意,說出口來,傳出殿外,便是是非。

    所以急忙打個岔,把一枝翠鑲方竹的旱煙袋伸了過去,接着便吹燃了紙煤兒,讓慈安太後口中騰不出空來說話。

     玉子的意思是不教提到桂連,偏偏皇帝要問:“玉子,”他說,“桂連跟你很好是不是?” “是!”玉子含着笑問,“皇上怎麼知道?” “我看她叫你姐姐叫得好親熱。

    ” “對了!”慈安太後接口說道,“桂連還不懂規矩,你得好好兒跟她說一說。

    ” “奴才已經跟她說過了。

    ”玉子答道,“今天剛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