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首頁
    他不象李鴻章,不須别留去思,上船那一天,城裡城外,轎子所經的大街,擺滿了香案,各營一齊鳴炮緻敬,好不熱鬧。

    平日善于養氣,自期不以榮辱動心的曾國藩,不由得也動心了。

    回想初克金陵,兄弟倆“名滿天下”,幾乎“謗亦随之”,從來功臣的結局,多不堪聞問。

    那時亦有許多忌功的人,在朝中挑撥離間,禍福在不測之中,因而又記起當年為他九弟四十一歲生日,所作的三首七絕,悄然吟道: “九載艱難下百城,漫天箕口複縱橫,今朝一酌黃花酒,始與阿連慶更生。

     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随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童稚溫溫無險巇,酒人浩浩少猜疑;與君同講長生訣,且學嬰兒中酒時。

    ” 他就是這樣持着“嬰兒中酒”的心情,一路流連,直到十二月十三日才到京城,跟左宗棠和李鴻章一樣,住在賢良寺。

     左宗棠的名氣不及李鴻章,李鴻章又不及曾國藩。

    他出京已十七年,所以在鹹豐年間才登科補缺的大小官員,幾乎都不曾見過他,也幾乎都想看一看這位戡平大亂的名臣,是如何一種大英雄的豐采?所以第二天等他進宮,内廷外廷各衙門的官員嗐役,紛紛招邀:“看曾中堂去!看曾中堂去!” 一看之下,有的失望,有的詫異。

    失望的是曾國藩的豐采實在不能動人,既不如李鴻章的長身鶴立,顧盼生威,也不象左宗棠的圓臉大腹,一副福相,甚至也沒有倭仁那種道氣盎然的理學家的派頭。

    如果不是頭上的紅頂花翎,胸前的朝珠補子,一定會錯認他是個鄉下土老兒。

     詫異的是懂些麻衣相法的人。

    曾國藩三角眼,倒吊眉,照相法上來說,是“刑殺”之相,誰知不死于菜市口,居然封侯拜相。

    到了現在這個地位,又立過大功,等于賜了“丹書鐵券”,除非謀反,決無刑殺的可能。

    而曾國藩一向戒慎恐懼,隻怕位高招忌,名高緻謗,那裡會起謀反的心思?看些來,修心可以補相。

    曾國藩做夢也不曾想到,他的相貌也能教人為善! 曾國藩進宮,先到軍機處拜恭王。

    除了恭王和寶鋆是同年以外,其他軍機大臣論官位、科名,都是後輩。

    十月間母喪服滿,回到軍機處的李鴻藻,更是晚輩,他是鹹豐二年的翰林,而那年曾國藩已當到禮部侍郎,奉旨派充會試的“搜檢大臣”,如果願意拉關系,套交情,也可以叫老師。

    因此,文祥、沈桂芬和李鴻藻,對曾國藩都是長揖,執禮甚恭。

    恭王請他“升炕”,盛道仰慕。

    曾國藩當然也有一番周旋。

    談不了多久,軍機“叫起”,接下來便是召見曾國藩,由伯彥讷谟诂帶班。

     行完了禮,慈禧太後優禮勳臣,特别吩咐:“站着說話!” 于是曾國藩又免冠磕頭,謝了恩,很從容地戴上大帽,肅立在伯王下首。

     “你江南的公事,都辦完了?” “都辦完了。

    ” “兵勇都撤完了?” “都撤完了。

    ” “撤散了多少人?” “遣散了兩萬人。

    ”曾國藩答道:“留下的還有三萬。

    ” “遣散的人,是那省的多啊?” “安徽人多。

    湖南也有,不過幾千。

    ”曾國藩又加了一句: “安徽人極多。

    ” “沒有鬧事吧?”慈禧太後很注意地問。

     “很安靜。

    ” “各省撤勇的經費,都照數撥了沒有?” “都照數撥了。

    ”曾國藩答道:“奉旨:浙江、江西兩省各借撥二十萬兩,湖北借撥十萬兩,都照數撥到兩江。

    遣散要發的欠饷,還差一點,臣會同李鴻章,籌措補足,所以撤勇很安靜。

    ” “很好。

    ”慈禧太後點點頭,又問:“你一路來,路上可安靜?” “路上很安靜。

    臣先怕有散兵遊勇鬧事,誰知一路看過,倒是平安無事。

    ” “這倒也難得。

    ”慈禧太後問道:“你出京多少年了?” “臣出京十七年了。

    ” “你從前在京,直隸的事,自然知道?” “直隸的事,臣也曉得些。

    ” “直隸很空虛。

    ”慈禧太後加重了語氣說:“你要好好兒練兵。

    ” “是!”曾國藩肅然答道,“以臣的才力,怕辦不好。

    ” 慈禧太後沒有再說下去,往旁邊看了一下。

    于是慈安太後問道:“你的身子怎麼樣?不大鬧病吧?” “還好。

    ”曾國藩答道:“前年在周家口很鬧了一陣子的病,去年七八月以後,才算好了。

    ” “現在還吃藥嗎?” “還吃。

    ” 接着,慈禧太後又談直隸,曾國藩因為還不十分明白恭王他們的意思,所以回答得很謹慎。

     “直隸地方要緊,一定要把兵練好!”慈禧太後加重了語氣說,“吏治也廢弛得久了,得要你認真整頓。

    ” “臣也知道直隸要緊,天津海口尤關緊要,如今跟外國雖和好,也是要防備的。

    ”曾國藩慢條斯理地答道:“臣要去了,總是先講練兵,吏治也該整頓。

    但是現在臣的精力不好,不能多說話,不能多見屬員,這兩年臣在江南見屬員太少,臣心裡一直抱愧。

    ” “在江南見什麼太少啊?”慈禧太後沒有聽清楚,向伯彥讷谟诂問。

     伯彥讷谟诂有個毛病,象猴子一樣,刻刻要活動,每次在禦前當差,垂着手站半天,渾身便不得勁。

    這時明明已聽清楚是“屬員”二字,卻不即答奏,轉過身來走兩步,先舒散舒散筋骨,然後問明了曾國藩,再走回來向慈禧太後說道:“跟聖母皇太後回話,曾國藩奏的是:見文武官員,就是屬員。

    ” “喔!”慈禧太後對此并無表示,隻說:“你實心實力去辦。

     有好的将官,盡管往這裡調。

    ” “是!臣遵旨竭力去辦,隻怕辦不好。

    ” “隻要盡心盡力,沒有辦不好的。

    ” 曾國藩答應着,又等了一下,見兩宮太後沒有話,知道是跪安的時候了,便在正中免冠磕頭,仍舊由伯彥讷谟诂帶領出殿。

     “你聽出來了沒有?”慈禧太後在傳膳之前閑談時,對慈安太後說:“曾國藩怕還要辭直隸總督。

    ” “我也聽出來了,他老說辦不好,又說精力差,不能多說話,多見部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