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安太後答道,“得有個人勸勸他才好。
”
那當然隻有讓恭王去勸他。
過了幾天,恭王複奏,說曾國藩已到内閣和翰林院上任,分别就了武英殿大學士和翰林院掌院學士,答應過了年到開印的時候,出京到保定接直督的關防。
聽這一說,兩宮太後才算放心。
“今年可得好好兒過個年了。
”慈禧太後終于把存之心中已久的一句話說了出來。
原來就因為洪楊、撚軍兩大禍患消弭,決定自軍興以來暫停的若幹慶典筵宴,一概恢複。
現在有了慈禧太後這句話,宮内踵事增華,特别顯得熱鬧。
但是,皇帝的功課,兩宮太後仍舊查得很緊,因為李鴻藻已經照常入值,翁同和亦已由常熟回京銷假,升了國子監祭酒,依然值弘德殿。
師傅既已到齊,正該加緊用功,所以直到臘月二十七,才傳懿旨放年學。
※※※
每年這難得有的七八天自由自在的日子,皇帝總是漫無目标地東遊西逛,與小太監在一起耗費掉,而這年不同了,變得文靜了。
一早起身,先到慈禧太後宮裡問安,然後到了慈安太後那裡,就留着不走了。
綏壽殿上上下下都有默契,一見皇帝來了,便讓桂連去當差,連磨墨伺候皇帝寫字讀書,都是她的差使。
“今天我要做詩。
”皇帝老氣橫秋地說,“師傅留下來兩個題目,一開年就要交卷。
”
桂連還是第一次看見皇帝做詩,也不知道詩是怎麼做法,該如何伺候?便笑着問道:“該替萬歲爺拿什麼呀?”
“先替我把書包拿來!”
于是桂連把皇帝的黃緞繡龍的書包拿了來,放在書桌上,打開它。
皇帝取出一本黃绫面,紅绫題簽的“詩稿”本子來,翻開第一頁,自己輕輕念着,搖頭晃腦地,頗為得意。
“你看!”他指着一行字說,“李師傅給打的圈。
”
接着便念他開筆做的第一首詩,是首五絕,詩題叫做《寒梅》,李鴻藻在“百花皆未放,一樹獨先開”這兩句上,打了密圈。
打密圈自然是功課好,桂連便說:“那得給萬歲爺叩喜!”
她一面說,一面蹲下身去請安。
手中一塊月白繡花綢子的手絹,自然而然地一揚,散出一股極濃的香味。
“好香!”皇帝有些心神飄蕩,“你那手絹兒上是什麼香味?”
“是外國來的香水。
”桂連答道,“大格格賞的,說不能多用,大格格說她今年夏天打破了一瓶,到現在屋子裡還是香的。
”
皇帝詫異:“大格格進宮來過了?多早晚的事,怎麼我不知道?”
“有七八天了,那天午間來的,萬歲爺在書房裡。
”
“哭了沒有?”
“怎麼不哭?額驸的病又重了!”桂連皺着眉說。
“太後呢,跟她怎麼說?”
“太後沒有說什麼,隻陪着大格格淌眼淚。
”
“唉!”皇帝的神情異常不愉,“你别說了!”
桂連很不安,深深懊悔,不該談到大格格,把皇帝很好的興緻,一掃無餘。
于是怯怯地問道:“萬歲爺沒有生奴才的氣?”
“我生你什麼氣?”
“那……,”桂連指着詩稿說,“萬歲爺就高高興興做詩吧!”
這一說卻把皇帝惹笑了:“你說得倒容易!那能想高興就高興,要做詩就做詩?”
桂連抿着嘴唇不作聲,自己也覺得有些不甚得勁,便搭讪着去撥炭盆中的火,加了兩塊“銀骨炭”在上面,輕輕用嘴去吹,想把火吹得旺些。
“别那麼着!”皇帝警告她說:“回頭會鬧喉疼。
”
這是皇帝的體貼,她也從沒有見他對别的宮女,說過這樣的話,心中不由得浮起無限感激,站起身來,眼光瞟過,帶着那種無可言喻的、受寵若驚的神色。
皇帝最心醉于她這種眼神,就那麼一瞬的工夫,可以惹得他想好半天,而每次總是情不自禁地想拉着她的手坐在一起,低聲談些什麼。
無奈小李他們雖不在屋内,卻在廊下,一舉一動都讓人悄悄地看着,他不能沒有顧忌。
定下心來做詩吧!他自己對自己說,然後喊道:“小李!
把詩韻牌子取來。
”
“喳!”小李這樣答應着,一時想不起什麼地方有這玩意?
“快去!”皇帝催促。
“快去啊!”皇帝大聲催促。
“喳!”小李響亮地回答,而且把胸脯挺得很高,但腳下卻不動。
這就表示遵行旨意有了窒礙。
皇帝很明白,如果再呵斥督促,小李就要想辦法搪塞了,那些希奇古怪的搪塞,能教人吃了虧還不能罵他,隻有氣得摔東西。
所以,最實惠的處置,是先問一問他有何難處?
這當然不會有好言好語。
皇帝偏着頭,皺着眉,用表示不耐煩的重濁的聲音問:“怎麼啦?”
小李是在等着他這一問,不慌不忙地答道:“奴才在想,快去不管用!奴才隻有兩條腿,跑得再快,路遠了,還是快不了,怕萬歲爺等得心煩,所以奴才在想,近處那兒有?想定了一拿就是。
”
“想到那會兒?你就想躲懶,沒話找話。
快!上養心殿取。
”皇帝告誡,“别拿錯了,要‘平聲’的,看那‘一東、二冬’,‘一先、二蕭’的就是。
”
“喳!”小李無奈,隻好移動腳步了。
“慢着!”是桂連的聲音,因為清脆無比,所以室内室外無不注意,等小李站住腳,回頭來望時,隻見她比着手勢在問皇帝:“是不是那麼大,那麼高的小櫃子,有好些個小抽屜,上面刻的字,什麼‘一東、二冬、三江、四陽’的?”
“對了!”皇帝有意外的欣喜,不由得提高了聲音,“不過,不是‘四陽’,是‘七陽’。
”
“奴才也鬧不清是四陽還是七陽?反正一東、二冬是記得挺清楚的。
”桂連答道,“奴才在庫房裡見過這個東西。
”
“那好!你帶着小李,跟玉子去要。
”
不多片刻,取來兩個花梨木的小櫃,每個櫃子有十五個小抽屜,每屜一韻目“上平”從“一東”到“十五删”,“下平”從“一先”到“十五鹹”,都在抽屜上刻着字。
“是這個不是?”桂連很平靜地問。
“就是這個。
”皇帝說道,“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