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又說:“順便看看,有新樣兒的鞋沒有?”
于是第二天等慈禧太後一到養心殿,安德海就從他自作主張,新近開啟的中正殿西角門出宮,一直坐車回家。
※※※
安德海将他家的房屋大修過了,從鄉裡把他的叔叔、妹妹,還有個侄女兒都接了來住,在原來的兩個聽差以外,另外擅自從宮裡把他一個親信的同事,名叫王添福的,找了來管家。
管家不管雜務,隻管替他聯絡各方,說人情的、謀差使的、放賬的,彼此勾結着搞錢的都歸王添福接頭,所以等安德海一回家,他立刻派那兩個聽差,分頭去通知,有那要當面見“安二爺”的,趕快都來!
不久,各色各樣的人,紛紛都到了安家,他們的來意,已聽王添福說過,安德海很幹脆,但也很嚣張,“行”或“不行”隻有一句話。
不行的怏怏而去,能幫忙的,由王添福陪同到一邊去談細節,主要的是“談價錢”。
忙到下午該吃晚飯了。
他家跟宮裡的規矩一樣,四點鐘就吃晚飯,安德海自己高高上座,他那個六十多歲名叫安邦太的叔叔和王添福左右相陪。
席間隻有安德海一個人的話,左一個“太後”,右一個“太後”,談得興高采烈,一頓飯吃了将近一個鐘頭。
好不容易安邦太才有開口的機會:“皇後選定了沒有?”
“早着哪!”他說,“複選留下六十二個。
再選一次,起碼還得刷掉一半,那一半記上名字,等過一兩年再挑。
”
“大婚到底是那一年呢?”
“還有三年。
”
“日子定了沒有?”安邦太問,“那該欽天監挑日子吧?”
“當然得欽天監挑。
要等皇後選定了,跟皇上的八字合在一起看一看,才知道那一天大吉大利。
”
“原來跟外頭百姓家也沒有什麼分别。
”
“誰說沒有分别?大婚的用款,戶部就撥了一百萬,還有内務府的錢,還有‘傅辦’的東西呢?”安德海數着手指說:“長蘆鹽政、兩淮鹽政、粵海關、江海關,這些個有錢的衙門,誰也跑不了。
”
“德海啊,”聽得眉飛色舞的安邦太,一臉的向往之情。
“你不是說,太後要派你到江南去制辦龍袍嗎?多早晚動身啊?”
安德海在新年宴請親友,酒酣耳熱之際,曾經大吹其牛,欺侮大家不懂江甯、蘇州、杭州三個織造衙門幹些什麼,說慈禧太後要派他到蘇州去制辦龍袍。
安邦太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裡,暗底下不知道琢磨了多少遍,太後派出去就是“欽差”,那番風光,着實可觀,一心在想,要沾侄子的光去玩一趟,也享一享富貴榮華,所以這時候忍不住又提了起來。
“快了!快了!”安德海答得極爽利,就象已奉了懿旨似地,“到時候,大家一起跟我去!”
真的獲得了承諾,安邦太反而不肯相信,怯怯地問道:
“行嗎?那時候你是欽差的身分。
”
“對了,欽差!”安德海搶過來說,“欽差不要帶随員嗎?”
“喔,随員,随員!”安邦太連連點頭,知道了他自己的“身分”。
他們叔侄倆在交談,王添福一句話不說。
等安邦太有事離座,他才低聲問道:“二爺,你真的要下江南?”
在他面前,不能吹得太離譜,安德海略想一想答說:“我跟上頭提過了。
上頭沒有說不教去,看樣子有個七成賬。
”
“如果真的能去一趟,那可是個挺大的樂子。
”
那還用說?安德海心裡在想,這一趟抽豐打下來,起碼也撈它個十萬、八萬,等把一切大婚典禮采辦各物的價錢打聽清楚,回來再跟内務府算賬,好便好,不好就洩他們的底,“打翻狗食盆,大家吃不成”!
“二爺!”王添福另有想法,“咱們可以做一趟好買賣。
”
“做買賣?”這是安得海所沒有想到的,“什麼買賣?”
“珠寶買賣。
”
王添福自己就有許多珠寶,幾乎全是從宮裡偷出來的。
但在京城裡無法脫手,因為那家王公府第的福晉、格格,有些什麼奇珍異寶,那位貴官的夫人,有些什麼出色的首飾,珠寶市的那些行家,能夠源源本本,道明來曆。
而官眷所用的首飾,跟民間所流行的款式又不大一樣,珠寶市怕惹事,不大敢銷這些黑貨。
但到了天高皇帝遠的江南,多的是富家大戶,隻要東西好,不怕價錢貴,而且聽說是大内的珍品,還可以多賣幾文。
“果然好買賣!”安德海的心思也很靈活,“這筆買賣咱們有兩個做法:一個是把他們的貨色買過來轉手;一個是讓他們跟了去,先說定規,咱們得抽成,三七、四六,或是對開。
”
“一點不錯。
”王添福說,“我就知道有好幾個人手裡有東西,急于想脫手。
二爺,你就管想辦法,把這趟差使讨下來。
别的噜蘇事兒全歸我,包你辦得滴水不漏。
”
安德海緊閉着嘴唇,極認真地考慮這件事,下了決心非把它辦成不可。
王添福替安德海辦的第一件事,是替他找個太太。
清朝的太監跟明朝的太監不同,明朝的太監和宮女有幾萬人之多,長日無事,太監和宮女配對兒“做夫妻”,但除了極少數六根未淨的以外,總是隻有飲食,沒有男女,所以那些一對對的假夫妻,稱為“菜戶”,或者叫做“對食”。
最大的一戶“菜戶”,就是魏忠賢和客氏,對食之際想出來的花樣,荼毒六宮,把座大明江山都給搞垮了。
這個壞榜樣,清朝的皇帝最着重,雍正、乾隆兩朝,尤其認真,太監和宮女,不準“妹妹、哥哥”地亂叫,但宮外的事,皇帝就不管了。
而那些太監又是京東、京南的人居多,積了幾個錢,便在近在咫尺的家鄉買田買地,有些在京裡安了家,便從家鄉帶個女人來服侍,就算娶親,為法所不禁。
當然,缙紳門第,殷實人家決不會跟太監結親,就是略堪溫飽的,也決不肯把女兒嫁給太監,因為這不但名聲不好聽,而且斷送了女孩子的終身。
跟太監做夫妻,等于守活寡,不是萬不得已,不會走上這條路。
因此太監娶親,往往是花錢買個老婆。
安邦太早就在替侄子打算這件事了,所以一聽王添福提起,便力表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