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大清朝的地方,我那裡都可以去,那裡都可以住。
”
“爺!”梁殿臣低聲下氣地湊到他面前說,“也别讓人家為難,看這樣子,再住五六天也就差不多了!”
“好!”楊國麟看着淩兆熊說:“再住五六天。
”
“以六天為度。
”淩兆熊站起身來,揚着臉說:“我是一番好意。
無奈世上好人難做,敬酒不吃,那可沒有法子了!”
說罷,頭也不回地出了屋子。
郭缙生候在外面,兩人對看了一眼,都不肯出聲,一直離了真慧寺,回到衙門,方始交談。
“你都聽見了?”淩兆熊問。
“是的。
”
“那,你看怎麼樣?”
“很難說。
”郭缙生問道:“如說冒充王公貴人,可又為了什麼呢?而且地方正印官出場了,要冒充不正該這個時候裝腔作勢假冒嗎?”
“裝腔作勢”四字提醒了淩兆熊。
他一直覺得楊、梁二人有點不大對勁,卻說不出什麼地方不對勁,現在可明白了!“對了!缙生兄,你這‘裝腔作勢’四個字,用得太好了!”淩兆熊突然下了決心,“沒有錯!我看是冒充。
非斷然處置不可。
”
這一回答,使得郭缙生大吃一驚,他發覺淩兆熊的看法跟他竟是兩極端。
若說斷然處置,事情可能會搞得不可收拾。
想了想,不便直接攔阻,隻好間接表示異議。
“堂翁!”他問,“若說冒充,是冒充什麼?冒充内務府司官?這似乎犯不上吧?”
“誰知道他犯得上,犯不上?我們看一個内務府司官,沒有什麼了不起,在商人眼裡,尤其是跟内務府有大買賣往來的商人,那還得了。
”
“我看不象,不象是冒充内務府司官。
”
“莫非真的如孫老夫子所說的,冒充皇上?那是決不會有的事。
”淩兆熊又說,“退一萬步而言,就算是真的皇上,我已經登門拜訪,客客氣氣地請教過了,誰讓他們真人不露相?不知者不罪,我也沒有什麼罪名好擔的!這,當然是說笑話,決不會有的事。
缙生兄,事不宜遲,明天就抓。
有什麼責任,我一個人挑。
”
“堂翁此言差矣!禍福相共。
既然堂翁主意拿定了,我遵辦就是。
”
于是第二天派出差役和親兵,由郭缙生親自率領,到得真慧寺,驅散了閑人,将楊國麟所住的那個院子,團團包圍。
然後,郭缙生派人去通知梁殿臣,說是請到州官衙門叙話。
楊家上上下下,都很鎮靜,一言不發地都聚集在院子裡。
隻梁殿臣問了一句:“是上綁呢?還是上手铐?”
護送到知州衙門,格外優待,不下監獄而軟禁在後花園的空屋中。
淩兆熊少不得還要問一問,為了缜密起見,特意将楊國麟帶到簽押房,自不必下跪,但也沒有座位,是讓他站着說話。
“楊國麟,你到底是什麼人?”
“天下一人!”
此言一出,滿屋皆驚。
靠裡面的門簾一掀,孫一振大踏步走了出來,自作主張地吩咐值簽押房的聽差:“叫人來!把他好好帶回去。
”
“老夫子……。
”
“啊!啊!”孫一振急忙使個眼色,攔住了淩兆熊。
等帶走楊國麟,屋子裡隻剩下淩兆熊與郭缙生兩個人時,他方始低聲說道:“東翁,不能問了!‘天下一人’什麼人?不是孤家寡人的皇上嗎?不論是真是假,倘或市面上有這麼一句流言:淩大老爺審皇帝!東翁倒想想看,這句話吃得消不?”
“是!是!”淩兆熊驚出一身冷汗,“倘有這樣一句流言,可以惹來殺身之禍。
老夫子,擒虎容易縱虎難,我這件事做得魯莽了。
”
“這也不去說它了。
”郭缙生也有些不安,“如今隻請教老夫子,計将安出?”
“沒有别的法子,隻有連夜往上報。
”
呈報的公事,頗難措詞,因為黃州知府魁麟原來的指示是,先查報真相,再作處理。
如今真相未明,先行逮捕,不符指示,得有一個說法。
彼此研究下來,隻有一個說法最妥當,說楊國麟、梁殿臣主仆,行蹤詭秘,頗為招搖,以緻蕲州流言極盛,深恐不逞之徒,借故生事,治安堪虞,所以将楊國麟等人暫行收管。
最後又說:此人語言狂悖,自謂“天下一人”。
知州官卑職小,不敢深問,唯有謹慎監護,靜候發落。
“公事是可以過得去了。
”孫一振說,“不過這不是動筆頭的事,最好請東翁再辛苦一趟。
”
“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淩兆熊無可奈何地說:
“我就再走一趟黃岡。
”
※※※
“老哥,”魁麟面無表情地,“你攪了個馬蜂窩,怕連我都要焦頭爛額。
”
“府尊這話,讓兆熊無地自容。
”淩兆熊答說,“不過,州裡絕沒有贻禍上台的意思。
”
“我知道,我不是怪你,隻是就事論事。
如今沒有别的法子,隻有咱們倆一起進省,看上頭怎麼說法?”
于是魁麟與淩兆熊連夜動身,趕到武昌,先見藩司善聯。
聽完報告,大為驚詫,“有這樣的事?”他說,“光天化日之下,冒充皇上,不發瘋了嗎?”
“是!”魁麟躬身問道:“大人說是冒充,我們是不是就禀承大人的意思,拿楊國麟當冒充的辦?”
“不!不!不!”善聯急忙搖手,“我可沒有這麼說。
冒充不冒充,要認明了才能下斷語。
”
魁麟是故意“将”他一“軍”。
因為彼此旗人,所知較深,善聯為人圓滑,不大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