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派袁世凱剿義和團,一面召李鴻章來辦各國的交涉這件事,慶王已有所聞?果然如此,他心裡一定很不舒服。
洋務如今是他在管,建議召李鴻章入京,卻又置他于何地?這樣想着,便有了一個決定,不管他知不知道這件事,自己決不可透露,倘或他已有所聞而問起,自己亦不能承認。
他這樣沉默着,慶王當他是同意的表示,便又說道:“隻怕少荃不肯來。
”
“何以見得?”
“剛剛實授兩廣總督,他總不能帶着總督的大印到京裡來辦事吧?”
“那,”榮祿心中又一動,故意問道,“可又如何處置呢?”
“除非調直督。
不過直督不兼北洋,他恐又不肯,要兼則萬無此理。
”
榮祿不知這話是出自他的本心,還是有意試探?隻覺得自己該有個明确的表示,“如今的北洋,已不是少荃手裡的北洋。
”他說,“今非昔比,有名無實,隻為慈聖一定要交給我,我不能不頂着石臼做戲,倘有少荃來接手,求之不得!”
這意思是很明白的,除非慈禧太後有旨意,他決不會交出兵權。
慶王聽得這話,不免失悔,無端引起誤會,始料不及,而要解釋,卻又不知如何措詞。
見此光景,榮祿亦有悔意,話其實不必說得這麼明顯,倒象負氣似地,未免失态。
“仲華,”慶王突然問道:“如果跟洋人開了仗,怎麼辦?”
“怎麼能開仗!”榮祿脫口相答,神色嚴重,“拿什麼跟人家拚?”
“我也是這麼想。
無奈執迷不悟的人太多,而且都在風頭上。
靠你我從中調停,實在吃力得很。
仲華,我有個想法,不知行不行,托立豫甫或者什麼人跟蓮英去說,能勸得慈聖回心轉意,好好管一管端老二,化幹戈為玉帛,咱們湊個幾百吊銀子送他。
你看,這個主意成不成?”
一吊一千,幾百吊就是幾十萬,榮祿咋舌答說:“王爺你可真大方!”
“實在是什麼法子都想到了,隻好考慮下策。
”
“王爺别急,别亂了步驟!等我來想法子,也許兩三天以内,就有轉機。
隻是各國公使,務必請王爺設法安撫,他們多讓一步,咱們說話也容易些。
”
“我原是這麼在做。
如今隻盼端老二心地能稍微明白些就好了。
”
“那隻怕是妄想!”榮祿萬感交集,歸結于一句話:“咱們盡人事,聽天命。
”
等慶王一走,榮祿再次召集幕僚密議。
這次不是漫無邊際地談論,着重兩件事:一件是各國的态度,派兵入京到底是為了保護使館,還是另有企圖;一件是對付董福祥的态度,是榮祿仍以武衛軍統帥的身分,直接下令,加以約束,還是奏請慈禧太後,用上谕來指揮。
第一件事比較好辦。
為了對抗李鴻章派在上海的盛宣懷,榮祿亦有一名“坐探”在江蘇,此人是福建上杭人,名叫羅嘉傑,他的頭銜是“蘇松常鎮太糧儲道,分巡蘇州,兼管水利”,簡稱“江蘇糧道”,或者“蘇州道”。
羅嘉傑平時對洋務亦頗留意,兼以蘇州居江甯、上海之間,消息靈通,常有密信寄到榮祿那裡,無論報告洋務,或者兩江官場的動态,多半不差,所以頗得榮祿的信任。
此時決定立刻拍發一個密電,要羅嘉傑即時從上海方面探聽各國對華的意向,從速回複。
第二件事,大家的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榮祿兵權在握,不妨出以堂堂正正的命令,加以約束,有的認為董福祥跋扈難制,倘仗着有端王撐腰,不受羁勒,豈非傷了面子?
各有各的道理,榮祿一時委決不下,隻能定下一個相機行事的宗旨。
※※※
第二天一早到軍機處,大家首先要談的,當然是日本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害一事。
照道理說,這是一件大事,非奏明請旨不可,但洋務本由慶王掌管,現在總理衙門又加派了端王管理,政出多門,無所适從,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暫且不奏,看慶王或端王奏聞了再說。
“兩王都來了,不知道‘請起’沒有?”王文韶說,“最好派個人去打聽一下。
”
蘇拉去打聽了來報,慶王來了,端王也來了,端王還帶來了董福祥,預備請慈禧太後召見。
此刻是慶王“請起”,上去已好一會了。
※※※
慶王跪安退出勤政殿,緊接着是端王進殿請安。
天氣太熱,走得又急,磕完頭不住用衣袖抹着額上黃豆大的汗珠。
這是件失儀的事,但慈禧太後并未呵責,一則沒有心思去顧這些細節,再則端王近來類此失儀的言語舉動很多,呵不勝呵了。
“董福祥的兵,怎麼殺了日本公使館的書記生?”慈禧太後是責備的語氣,“别的你不懂,聽戲總聽過,不有一句話: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回老佛爺的話,奸細不殺殺誰?那個矮鬼,沒事出永定門幹什麼?是到馬家堡去接應天津的洋兵。
如果讓他接上了頭,京裡的虛實都告訴了洋兵,咱們就先輸一着了。
”
聽着倒也有些道理,慈禧太後轉臉對皇帝說:“論起來倒也是情有可原。
”
“是!”從前年八月以來,一向不開口的皇帝,忽然有了意見,“話雖如此,不該殺他,一殺,就變成咱們沒有理了。
”
一聽這話,端王接口就說:“跟洋人講什麼理?”
這下讓慈禧太後抓住機會了。
就這兩三天,從趙舒翹回京,涿州有消息傳來,說欽派大員亦一無作為以後,端王便有驕慢跋扈之色,慈禧太後很想教訓他一下,此時正好借題發揮,“不準跟皇上頂撞!”她沉下臉來說:“你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
端王一愣,不能不應一聲:“奴才不敢!”
慈禧太後很快地恢複了常态,“不論怎麼樣,對使館的人,總得保護。
”她說,“你告訴董福祥,要他好好管束部下。
”
“董福祥來了!”端王手向後一指,“請老佛爺召見,當面說給他。
”
“也好!”慈禧太後點點頭,“我先告訴你,這件事總是咱們欠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