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四章

首頁
    的心。

    不過,這封信我還是得給老佛爺看,我就說慶叔交給我的,行不行?” “那也沒有什麼不行。

    ” “好!我先上去。

    ”載漪退後兩步,給慶王請個安,“慶叔,請你待一會兒。

    回頭請你别改口。

    ” “好吧!”慶王特意叮囑:“不過,你可别替我惹麻煩。

    ” “不會,不會。

    ” 說着,載漪迳自入甯壽門去找李蓮英。

    正值慈禧太後用完早膳“繞彎兒”消食的時候。

    李蓮英陪侍在側,所以小太監一打手勢,慈禧太後也看到了,罵一句:“鬼頭鬼腦地幹什麼?” “端王爺在外頭,找李總管有事。

    ” “他來幹什麼,你去看看!”慈禧太後厭惡地說:“如果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你就說,我歇着了。

    ” “奴才知道。

    ” 等慈禧太後回到樂壽堂喝茶看金魚,李蓮英也就複命來了,說是端王有機密大事,非當面回奏不可。

     “好吧!讓他進來。

    ” 載漪一進門跪下,便即大聲說道:“老佛爺,有人造反!” “怎麼回事?”慈禧太後倒是一驚:“你是說誰啊?” “袁昶、許景澄。

    ” “他們怎麼啦?憑他們兩個人,還能造反?” “他們兩個人背後有洋人。

    ” 聽得這話,慈禧太後不再是不在乎的神氣了,用沉着的聲音說:“你慢慢兒講!” “奴才先請老佛爺看兩封信。

    ” 載漪不把兩封信一起呈上去,先遞袁昶給慶王的那一封。

     慈禧太後看完,臉上便有不豫之色。

     “是慶王交給你的?” “是!” “好多天了嘛!” “是!”載漪答說:“袁昶挑撥離間,奴才怕老佛爺看了生氣。

    心想,反正奴才忠誠不二,問心無愧。

    這封信不遞也不生關系。

    ” “你能問心無愧最好!”慈禧太後說:“從前你‘阿瑪’就最懂得避嫌疑,凡事謙虛退讓,象賞他一頂杏黃轎,他就從來不肯坐。

    所以谥法用‘賢’字。

    你真要學學你‘阿瑪’才好!” 旗人稱父親為“阿瑪”,慈禧太後贊揚的是醇賢親王。

    這在載漪不免有意外之感,原以為她會不滿袁昶,誰知反倒是自己受了一頓教訓,隻好答一聲:“奴才緊記着老佛爺的話。

    ” “還有一封呢?” 還有一封是仿照袁昶的筆迹僞造的。

    載漪一面呈上,一面說道:“真是國家之福,天教小人奸謀敗露,這封信是撿到的。

    ” 慈禧太後先不理他的,抽出信來一看,便即答道:“這‘身雲主人’是誰啊?” “奴才打聽過了,就是許景澄的别号。

    ” 說着,不斷偷觑慈禧太後的臉色。

    不用多久,預期着的神态出現了,慈禧太後兩面太陽穴上的青筋跳動,嘴唇微微向右下角牽掣,那雙眼睛中所顯露的,威嚴逼人的光芒,更為可畏。

    這是她盛怒之際的表情。

     也難怪她盛怒。

    這封信僞造得非常惡毒,用袁昶與許景澄商量的語氣,隐約指出參劾徐桐、剛毅等人的那個奏折,另有大作用在内。

    義和團被縱容得成了今天這種巨患,雖說載漪之流的王公不能辭其咎,但歸根結蒂,如無慈禧太後的支持,載漪又何能為力?即如最近六月初十,奉懿旨發内帑十萬兩獎賞義和團一事,煌煌上谕,天下共見,雖有利口,又何為慈禧太後辯卸責任。

     不過,現在要利用慈禧太後治徐桐等人的罪,不可有一言半語牽涉到她頭上,甚至對載漪等等,亦隻可含蓄其詞。

    到了将來議和,洋人談到縱容義和團的罪魁禍首,必定會提出慈禧太後,那時便恰好利用這一點,請慈禧太後“撤簾”,将大政歸還皇帝。

     在慈禧太後看這些話,字字打在要害上,真有心驚肉跳之感。

    不過,載漪慣會造僞,未必可信,慈禧太後決定先詐他一詐。

     “我看,袁昶未必會說這種毫無心肝的話。

    不要又是你在弄什麼玄虛吧?” “奴才那敢這麼荒唐?請老佛爺核對筆迹好了。

    ” “誰知道筆迹是真是假?” 聽得這話,載漪故意作一種受了冤屈而無從分辯的神情,然後象突然想到了一個好法子似地,欣快地說:“這好辦!慶親王進宮來了,請老佛爺傳他來,當面問他,那封信是袁昶給他的不是?” 慈禧太後想了一下說:“不必傳他來當面問。

    ”說着,拿起一支象牙制的小錘,将放在禦案上的一座小銀鐘,輕擊了兩下。

     慈禧太後是派李蓮英去向慶王求證,複命證實載漪所言不虛。

    第一封信不假,則以筆迹相同,情事相符的第二封信,當然也是真的!慈禧太後再精明,也想不到有此以真掩僞,移花接木的陰謀在内。

     “許景澄靠不住,我是知道的,想不到袁昶亦有這種糊塗心思!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老佛爺聖明!”載漪緊接着說:“局勢不大好,不錯,不過,隻要老佛爺在上,終歸能夠化險為夷,轉禍為福。

    奴才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什麼心腸?” 他的意思是袁昶、許景澄刻意要挖大清朝的根基。

    凡是說慈禧太後在位,大局就壞也壞不到那裡去之類的話,是最能打動她的心,激發她的勇氣的。

    因而沉吟了一會,問道: “這件事,你們看怎麼辦?” “奴才不敢說。

    袁昶不是說了嗎,奴才得‘善處嫌疑之地’。

    ” “這不相幹!有我在,你就無所謂有嫌疑。

    ” “是!奴才自問,也是這麼個想法。

    可恨袁昶等輩,挑撥離間,無事生非,如果這些人不去,将來還不知道闖出什麼不能收場的大禍來!”說到這裡,載漪取出一個白折子呈上禦案,“老佛爺請看看這個稿子,不知道能用不能用?” 慈禧太後很仔細地看完,臉色變得很沉重,好久才說了句:“交給我!” 等載漪跪安退出,慈禧太後随即吩咐,将皇帝從西苑接到宮裡來,同時關照,皇帝的晚膳,開到甯壽宮來。

     這是久已未有的事!太監們無不奇怪。

    但隻有很少的人,為皇帝高興,認為太後已念及母子之情,而大部分的人替皇帝捏着一把汗,不知道太後又有什麼不愉之事,要在皇帝身上出氣? 皇帝自己也持着這樣的想法,惴惴然地,連大氣都不敢喘。

    進宮請了安,慈禧太後喊一聲:“蓮英!” “在!”李蓮英看了皇帝一眼,這是遞暗号,讓皇帝寬心。

     “叫不相幹的人躲開些!” 這不用說,是有極大關系之事要談。

    李蓮英出去作了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