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九章

首頁
    桑,叢葬的遺迹早已湮沒,但一聽到這個鎮名,不覺便有與鬼為鄰之懼,所以比較之下,還是稱之為“黃粱鎮”來得妥當。

     周馥是早已快馬加鞭,搶先到了黃粱鎮的,等行宮跪接,看李蓮英扶着慈禧太後的轎杠經過大門,腳步放慢,在吆喝“小心”時,周馥在他的行裝下擺上,拉了一把。

     李蓮英低頭一看,恰好與周馥仰望的視線碰個正着,瞬間目語,便獲默契,李蓮英将身子橫着挪開一步,在門洞中等候,周馥等皇帝的轎子一過,随即起身趕了過去。

     先匆匆為袁世凱緻了意,周腹愁眉苦臉地說:“可是皇太後要上祈雨山拈香?這一來,可不得了!” “這時候還逛什麼山!都是崔玉貴出的馊主意。

    ”李蓮英慨然答說:“不要緊!我總不讓你為難就是了。

    ” 周馥沒有想到,李蓮英是這樣痛快,不覺喜出望外,若非通道觀瞻之地,真會給他請個安道謝。

     “你說給袁大人,”李蓮英又說:“老佛爺這幾天老惦念着火車,不知道坐上去是怎麼回事?” “是了。

    ”周馥急忙表示:“一切都請李總管關照!有什麼不合适的地方,盡管交代下來,好照着上頭的意思改。

    ” “我知道,我知道。

    ”說着,李蓮英匆匆而去。

     果然,李蓮英力可回天,進膳未畢,便已傳旨,派禮部官員赴黑龍潭,緻祭龍神。

    大駕仍照預定行程,在臨洛關駐跸。

     到達宿站,天色将晚,因而不曾召見袁世凱,但軍機照常見面,遞呈的奏折之中,有慶王奕劻的兩個折子,必須請旨辦理。

     一個折子是據北京内外城的紳董兩百七十多人聯名公禀,請為李鴻章在京師建立專祠。

    清朝開國以來兩百多年,從無漢大臣的祠宇,事出創議,軍機議論不定,就隻有請求上裁了。

     “向來漢大臣有功,加恩亦隻是在原籍跟立功省分建祠。

    漢大臣的原籍既不在京,京師又不是立功之地,所以從無此例。

    ”榮祿往後指一指說:“鹿傳霖以為該駁,他亦有一番理由。

    請皇太後、皇上問他。

    ” “鹿傳霖是怎麼個意思,說來大家商量。

    ” 于是瞿鴻矶拉一拉鹿傳霖的衣服,這是預先約定的,遞到這個暗号,鹿傳霖知道該陳述自己的意見了。

     “李鴻章功在國家,自當酬庸。

    公禀中說他‘以勞定國,以死勤事,始終不離京城’,拿這個理來請在京師建立專祠,理由很牽強,李鴻章到京,‘開市肆以通有無,運銀米以資周轉’,對百姓誠然有益,不過身為重臣,這亦是分内該做之事,何足言功?李鴻章的功勞是議和,議和在那裡,不能說是為那裡立了功。

    譬如中日和約是在日本馬關訂的,莫非可以說他在馬關立了功?” “這話倒也不錯。

    ”慈禧太後點點頭,“不過,既然京師有這麼多人聯名公禀,似乎也不便過拂民意。

    ” 這話鹿傳霖與王文韶都不曾聽見,榮祿聽見了卻不願與鹿傳霖公然在禦前争辯,所以這樣答奏:“請皇太後、皇上問問瞿鴻矶,看他有什麼獻議。

    ” “那,”慈禧太後說道:“瞿鴻矶就說吧!” 瞿鴻矶當然識得榮祿的用意。

    心想,鹿傳霖的氣量狹,與他意見不同,必緻忌恨,但榮祿卻會心感。

    取舍之間,無所猶豫,自是支持榮祿。

     “臣愚昧,”他不慌不忙地說:“竊以為事出非常,恩出格外,不可以常情衡量。

    聖明在上,李鴻章的功績,全在皇太後、皇上洞鑒之中,是否逾格加恩,以示優異,使中外曉然于皇太後、皇上惓惓于老臣之至意,則非臣下所敢擅請。

    ” 話雖如此,态度已很明白,是贊成李鴻章在京師建立專祠。

    慈禧太後便問:“皇帝是怎麼個意思?” “似乎可以許他。

    ”皇帝仍然是極謹慎的回答:“不過,到底該怎麼辦,請皇太後作主。

    ” “其實也沒有什麼。

    就準吧!” 于是,在鹿傳霖與王文韶茫然不辨所以之中,這一個折子有了着落。

    另外一個折子,也是奕劻代言,說英美兩國公使送來一件照會,請求将張蔭桓開複原官。

     提到這件事,慈禧太後可就不高興了。

    在她心目中,張蔭桓是不折不扣的“帝黨”,而且認為皇帝之想學洋人,主要的是出于張蔭桓的教唆。

    所以這時候聽榮祿請示,便冷冷地說道:“張蔭桓開複不開複,與洋人什麼相幹?這種閑事不是管得沒道理嗎?” “是!”榮祿答說:“隻有委曲求全。

    ” “我不管這件事!”慈禧太後很快地說:“你們問皇上。

    ”皇帝要避嫌疑,急忙說道:“張蔭桓荒謬絕倫,罪有應得,不能開複。

    ” 這一下成了僵局,榮祿很勉強答應一聲:“是!”卻擡眼望一望慈禧太後,有着乞求之意。

     聽皇帝那樣說法,慈禧太後心裡比較好過了些,同時也想到,京師的民情不可拂,英美兩國公使的面子又何可不給。

    不過,話說得太硬了,一時改不過口來,隻能先宕開一筆: “且擱着再說。

    ” “是!”這一次,榮祿答得很響亮。

     等退出行宮,瞿鴻矶找個機會,悄悄問道:“中堂,這件事該怎麼辦?洋人性急,等他們來催問,就不合适了。

    ” “太後已經準了。

    ”榮祿很有把握地,“你辦個旨稿,準予加恩開複原官,明天一早送上去,看過就發。

    ” “是!”瞿鴻矶又問:“如何措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