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九章

首頁
    丢,嘴裡說一聲: “春天不開路!” 這是來了豪客了,大家都擡頭來看,潤昌聲色不動,隻望着莊家。

     莊家将銀票稍微撥了一下,沒有說話,往桌面上撒骰子,是個九點,拿起頭一把牌,就往外一翻,漆黑一片,立刻引起一片笑聲。

    “黑鬼子抗洋槍!”上門有人說:“有點子有錢。

    ” 翻出來是八點,天門兩點,下門看牌的那人,不大爽脆,先翻一張,是張長三,再翻一張,是個長二。

    這下輪到莊家笑了! “别吃别!”他說:“有這‘春天不問路’的一注,配過有餘。

    ” 潤昌臉上讪讪地,好不得勁,唯有轉身就走,想想實在有點不服氣,到得梨香院,卻又折回客棧,開箱子取了一千兩銀票再來賭。

     越賭火越大,每到他将近翻本,打算歇手時,必定連輸三注,想走不可,送光為止,這樣一連回了客棧四次,自己都不大記得輸了多少了。

     第五次回客棧,正把箱子來開,聽得門口有人在說:“我的老爺子,你倒是怎麼回事啊?” 回身一看是恩志,他在梨香院等得不耐煩,到寶局子又找不到潤昌,心裡很不放心,才趕了回來,果然把人找到了。

     “我以為出了什麼事呢?”恩志看着他的手說:“怎麼着,你還要去賭啊?” “我再去一趟。

    ” “你輸了多少了?” “我輸……。

    ”潤昌猛然會意,不能說實話,“沒有輸,沒有輸。

    就一百兩銀子,玩了好半天。

    ” “沒有輸就算了。

    辛辛苦苦來一趟,何苦?” 潤昌不便再堅持,狠一狠心,斬斷了想賭的念頭,将銀票仍舊塞回箱子裡。

     到得就寝時,關起房門,細細點數,說來正巧,剩下的不多不少,恰恰三千兩正。

     “命也!運也!”潤昌反倒睡得着了。

     ※※※ 傳詢楊翠喜等人的第二天,醇王與孫家鼐便即會銜複奏,一切都如在天津的安排。

    慈禧太後看完折子,連同載振自請開缺的奏折,一起發交軍機。

     奕劻看完,自感欣慰,心裡在思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載振可望保住原職了。

    那知瞿鴻玑有不同意見,認為言官固可聞風言事,但不能摭拾浮言浪語,污蔑親貴,此風不可再長! 奕劻當然不便為趙啟霖說話,隻好請旨辦理。

    慈禧太後卻深知其中的妙用,乘機要裁抑奕劻的勢力,便即說道:“趙啟霖除非不處分,要處分就該革職。

    ” 奕劻不作聲,瞿鴻玑答一聲:“是!” “先拟旨來看。

    ” 于是将原折及慈禧太後的意思,告訴了“達拉密”,引叙原文,拟成一道上谕: “前據禦史趙啟霖奏參新設疆臣夤緣親貴一折,當經派令醇親王載沣、大學士孫家鼐确查具奏。

    茲據奏稱,派員前往天津詳細訪查。

    現據查明楊翠喜實為王益孫即王錫瑛買作使女,現在家服役。

    王竹林即王賢賓,充商務局總辦,與段芝貴并無往來,實無措款十萬金之事,調查帳簿,亦無此款,均各取具親供甘結等語。

    該禦使于親貴重臣名節所關,并不詳加查訪,辄以毫無根據之詞率行入奏,任意污蔑,實屬咎有應得。

    趙啟霖,着即行革職,以示懲儆。

    朝廷賞罪黜陟,一秉大公,現當時事多艱,方冀博采群言,以通壅蔽,凡有言責諸臣,于用人行政之得失,國防民生之利病,皆當剀切直陳,但不得摭拾浮詞,淆亂觀聽,緻啟結黨傾陷之漸,嗣後如有挾私參劾,肆意誣罔者,一經查出,定予從重懲辦。

    ” 旨稿送到奕劻手裡,頗有局促之感。

    他這個親王與衆不同,别人是襲祖父的餘蔭,安享尊榮,他是打過滾來的,由疏支的輔國将軍、晉貝子、貝勒,而爬到郡王,再進而親王,什麼炎涼世态,險巇人情沒有經過?因此,他的長處就在有自知之明,輿論對他們父子的批評,完全明了。

    上谕煌煌,固然可以遮外省的耳目,但辇毂之下,防民之口,有如防川,必有人為趙啟霖大大地不平,而況有岑春煊在,豈能默爾而息? 看來難安于位了。

     這樣一想,決定不顧嫌疑,毅然說道:“子玖,措詞太嚴厲一點,我看要改。

    ” 瞿鴻玑故意報以苦笑:“我何嘗不想改,趙某是我的門生豈有不想回護他之理。

    無奈面奉懿旨,拿他革職,王爺。

    ”他問:“措詞若非如此嚴厲,這個職怎麼革得下來了?” “其實革職也重了一點,申饬或者至多讓他回原衙門行走,也就是了。

    ” “嗐!”瞿鴻玑大不以為然地:“王爺怎麼在承旨的時候不說?” 奕劻語塞,隻好将旨稿送了上去。

    不久,第二次叫起,慈禧太後将載振的奏折發了下來,垂詢處置的意見。

     這個奏折是楊士琦手筆,瞿鴻玑事先已經聽說,立言有法,是個必蒙嘉慰的奏疏,所以看得很仔細,是一字一句的默念。

     “奴才派出天潢,夙叨門蔭,誦詩不達,乃專對而使四方,恩寵有加,遂破格而跻九列。

    方滋履薄臨深之懼,本無資勞才望可言,卒因更事之無多,以緻人言之交集。

    雖水落石出,聖明無不燭之私,而地厚天高,局蹐有難安之隐。

    所慮因循戀棧,贻衰親後顧之憂,豈為庸鈍無能,負兩聖知人之哲。

    思維再四,輾轉徬徨,不可為臣,不可為子。

    唯有仰懇天恩,準予開去禦前大臣、農工商部尚書要缺,以及各項差使。

    願此後閉門思過,得長享光天化日之優容,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