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東進之議

首頁
    :“想必你們也聽說了,陶謙已經病死。

    他也算不上害死我父的元兇,勉強得以善終也罷了,但是臨死前他卻把徐州拱手送給了劉備。

    ”曹操說到這兒有些惱怒,“前不久陶謙上表西京,讓劉備遙領豫州刺史,這一回又自稱徐州刺史!他劉備算個什麼東西呀?從一介有名無實的平原相,就一躍成了兩個州的刺史,真真可惱。

    我長途跋涉征讨徐州,結果卻叫這個織席販履的宵小之輩鑽了空子,一場辛苦為誰忙啊?” 誰叫你濫殺無辜的,這徐州明明就是你送給劉備的?程昱心裡暗道,想笑不敢笑,勸慰道:“将軍息怒,劉玄德不過是痛快痛快嘴而已。

    豫州北部歸咱、南面歸袁術,哪裡有他的份?這是陶謙的奸計,表他為豫州刺史等于把他與咱和袁術都拴成了死對頭,好讓劉備安心輔佐他坐徐州。

    哪知陶謙千算萬算,就沒算到自己命短,讓您吓得一病不起,還沒來得及操縱劉備,就嗚呼哀哉了。

    ”他說到最後,故意拍了兩句馬屁,想讓曹操放下此事。

     哪知曹操仍舊耿耿于懷:“症結即在于此,徐州膏腴之地,袁術也在窺觊。

    我若不取,袁術則北上圖之。

    而呂布現已窮笃,不能複擾于我,所以我決意再征徐州,趁劉備方得豫州人心未甫,速速将其鏟除,你們以為如何?” “此計萬萬不可!”荀彧見他腦子又發熱了,趕緊阻攔道:“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即便遭受挫折還是能夠統一天下。

    将軍本以兖州之土起家,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

    且大河、濟水乃天下之要地也,雖然因叛亂有所殘壞,然而足以自保,這就好比将軍之關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

    今已破李封、薛蘭,若分兵東擊呂布、陳宮,他們必不敢西顧,咱們趁機勒兵收熟麥,兵精糧足,呂布一舉可破也。

    既破呂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讨袁術,以臨淮泗之地。

    ” 說到這兒荀彧提高了聲音,幾乎以恫吓的嗓音提醒道,“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耕作供糧。

    呂布若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範縣、衛地可全,其餘将非将軍之有,是無兖州也。

    那時若徐州不定,将軍當安所歸乎?” 曹操捏了捏眉頭:“文若此言雖善,然機會難得,就任由劉備坐穩徐州?”不知為什麼,這些日子裡那個素未謀面的劉備總是糾纏着他的思路。

     “在下看來,此絕非良機耳。

    ”荀彧搖搖頭,“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

    百姓牢記往年之敗,即便劉備新立,也不得不全心擁戴。

    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将軍。

    将軍攻之不拔,掠之無獲,不出十日,則數萬之衆未戰而自困。

    前讨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

    ” 曹操一陣臉紅:荀文若說話倒也委婉,說白了全怪我殺人太多,劉備在徐州本無人心,現在卻叫我殺出了人心。

     “天下之事必有所取舍,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

    今三者莫利,願将軍熟慮之。

    ”說罷,荀彧深深一揖。

     “好吧!”曹操一咬牙,“我就先放劉備一馬,待完全收複兖州再與他算賬。

    ” 程昱見他清醒過來,也松了口氣:“将軍莫急,破呂布之策我已有了。

    這次咱們一仗将他徹底趕出兖州,讓這匹狼去徐州咬劉備。

    ” “哦?什麼計策,說來聽聽。

    ” “将軍先安定縣城,然後再進軍定陶,路上我再慢慢告訴您。

    ”程昱神秘地一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