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第三任保姆可用人高馬大來形容。
想像她年輕時長得也不怎麼乘巧。
真是百人百禀性,與前兩任比較起來,老愛搜話說,老要與古華說話,這可犯了古華大忌,因為他最讨厭煩燥,喜安靜清閑。
古華不得不正式提出批評。
作菜燒湯的味道很土氣,還不及依梅後來的手藝。
不過,少了依梅的添亂了,總是清閑了許多。
依梅在街上超市上班,不時還回家向爸爸要個小錢,大錢是再也要不到了。
不過,雖然少了依梅整天的騷擾,但依梅卻抱了隻小狗回家,騷擾到爸爸,雖然并非故意。
小狗藏在費棄的魚缸裡,天亮前尖叫的聲音吵醒了古華,吵醒了鄰居,隻得找人将小狗提走。
古華第三部作品完結了,終于封筆了,不會再大動幹戈之筆了。
沒有如釋負重感,本來應該有的,那一刻卻恍乎間就過去了,平平淡淡就過去了。
接下來僅僅有個記錄性作品,随發随記,已不成為思想負擔。
該寫的已寫,不會再寫随流俗文,就是那記錄性作品,古華也覺得是無聊之舉,因為這種文文的意義己經入俗了。
閑了,古華就打開電視劇頻道翻閱,随便駐目在電視劇《圓月彎刀》面前,欣賞起來。
保姆經提醒,不再幹擾古華。
以古華的修為,他于宇宙萬事萬物、生命谛理圓融貫通,皆投以審視的眼光,何嘗對俗世的電視劇呢?不再是欣賞抑或崇拜的心态了,而是審視的眼光看影視劇。
說起文學藝術,古華缺少傾吐好友的看法可多了。
他看那林林總總、大大小小、泥沙俱下的小說網站,最養眼最火紅的網絡小說就是性與愛的題材,彼此過過意淫瘾,為此專作言情網站生意,可以想像人心不是在升華而是在全面崩潰。
而鋪天蓋地的電視劇,大都無什麼意義,他看那《圓月彎刀》雖然破綻微小,無明顯漏洞,顯得通順,但仇殺便是整個劇情的意義,争名奪利便是最高意境,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淺浮得很,卻被追捧。
古華所看的每一部影視劇,都可以挑出不合情理或牽強之處多多。
因導演抑或作者的無知,大都把佛人寫得與俗人沒什麼兩樣,卻被看中拍成影視。
仇殺、情愛、名利遮天蔽日,你說青少年處在什麼教化氛圍中,會是什麼效應?而這類作品恰恰彼此投合,就連360度與百度推崇的大神般小說,也全是錯别連天的低俗文學,文學水準惡行循環,敗壞文學。
真正有意義的作品被世俗抛棄。
一窩蜂地趨炎附勢。
古華覺得,網絡小說也應該設門檻,抑或隻有一寸高的門檻,文學就應該是高尚的殿堂,而不是垃圾場、洩欲場、崇惡場。
《亮劍》裡有個李雲龍哭墳的情節,于是很多影視劇都要插一曲哭墳的情節。
但李雲龍的哭墳,古華也哭了,此後任何哭墳的情景,要想赢得古華的眼淚,沒門兒!
依梅在爸爸身邊上班,還是懂得有目的了,這不,手機摔壞了,借别人電話吿訴爸爸不幸的消息,要二百元錢去修理。
古華氣道:“看來你吃定我了,不盡責任還大開口!”關機。
啊,錢,錢,錢,如今你看那出版業,大型有名氣的隻敢抱定吃既成名家,摘桃子,似乎名家天生就是名家,沒過處女第一難關,新作一概畏之,無那膽識破處。
這就是國人心胸素質,且帶普遍性。
而大量應運而生的自費出版代銷公司,第一版一賬算下來,著作者還得倒貼進去兩大截,被公司大老闆白吸血汗,而财富原創者連打小工的就不如!純粹沒把作者當人看!白幹活的奴隸!皆為一個錢字,這就是時下現狀!一切糟得一蹋糊塗,皆因國人素質,古華原本還看輕了現狀。
自銷吧,這至少得跑路,但他恰好跑不動。
啊,這個世界,正如古華的一位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信中所言的那樣,要想成功,要麼有錢,要麼有權!雖然古華懂得一切是自因自果,仍不免感慨世道。
自找的煩心亊,永遠沒個解脫。
何時才能了卻,放下一切專心修道呢?就這樣又生出一事惦記着,何時是個頭啊,而我人生光陰有限,不如立即放下,可又不甘心。
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