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8又是陡生變故

首頁
    爸爸的感情随年齡在加重,但太緩慢了。

    他需要的是身邊護理,他喜愛的是安靜的女孩,可依梅已浮動得太遠,無法接受正常的生活方式,這一去,又如何,又将是何年何月的折磨,她會崛起呢或是継續沉淪?怎麼放得下她,怎麼戰勝自已的孤苦?何時是個頭? 這天晚飯古華隻泡了桶老壇酸菜面,隻吃了一半,晚上又才吃完。

    古華原打算趁依梅回來之機換保姆,可依梅呆了三天多就走,來不及找新保姆,隻好續用。

    第二天上班。

     保姆這幾天亊多得昏了頭,還正好依梅回來頂替了三天。

    保姆去中學後說:“這麼差勁的女子你還管她做啥嘛,少見!自已把自已将就好。

    ”鄰居老師與家屬說:“那女子沒益了,小時候我們對她那麼關心,回來見我們就象陌生人,招呼就不打一個。

    對人沒一點禮貌。

    ”保姆說:“咋又有一床新被子?”古華說:“還不是見多了一個人回來?”保姆說:“這麼好個新被子給你換上,我不給你換你還不曉得享受,永遠放在這。

    ”便抱去裡間整理。

     古華在書房又一次偷偷地抹淚。

    他哭自已,更哭依梅她們。

    不該放任她們自甘堕落,以爛為爛,死了還是不覺悟地去死了,哪有覺悟後活着令人欣慰?可是能改造過來作個正常人嗎?他覺得至少她不可能。

    他失去了控制依梅的能力,因為他身殘難行,光嘴皮子是不行的了。

    日後還會有什麼事情出現,他不知道。

     保姆午飯後走了。

    古華想起依梅就抹淚。

    悲傷的情緒難以平複,但他的精神還沒有崩潰。

     他永遠不會崩潰。

    至多一時罷了。

     不再管依梅死活,上天堂或下地獄。

    依梅的情況也就無從知曉。

    便發一篇論壇貼文,這文章心态剛巧與他眼下的心态相似。

     中國社會的道德淪喪,就像滑了坡的泥石流一樣,以驚人的速度崩潰着,下滑着。

    強權、貪污、腐敗、欺詐盛行,假煙、假酒、劣質産品、劣質食物、充斥着社會的角落,念大學會被大學宰割,去醫院會被醫生宰割,買房子會被開發商宰割,中國這個社會之中,充斥着太多的霸權、欺詐、謊言、貪婪,以至于你不可能獨善其身,甚至到了你不學着做,就難以生存的地步。

     人欺人、人騙人、人害人,這就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大特色。

    有許多四五十歲的人懷念毛時代的中國社會,說盡管那個時候物質生活貧乏,但是還沒有感到如此地無望。

    的确,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完全放棄對“共産主義理想”的追求,還是比較信賴政府,比較注重理想、道德。

    單純的老百姓的心中還尚存一絲高尚的理想與情操。

    可是現在,人們心中還有高尚的理想嗎? 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中國人已經普遍喪失了高尚的理想與情操,中國人唯一追求的東西就是“金錢”。

    他們雖然關心政治——但是他們知道,關心也沒有用。

    百姓們不得不默許了自己被欺騙的現實,轉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如何追求“金錢”上。

    這是唯一對自己有實際意義的事,并且他們不介意采用欺詐的手段,因為欺詐在中國社會中太普遍了。

    中國正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欺詐社會。

     每一位心中仍懷有高尚理想與信仰的中國人,都會深深思考:中國今天社會道德的淪喪、崩潰,根源在哪裡?一言以蔽之:人性的淪喪,制度的不公,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社會道德淪喪、崩潰的主要原因。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自古以來,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國人講究修身養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所有美德的根基所在。

    “儉以養德”,古訓昭然。

    儉,還是一種積極的世界觀,它使人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大自然的造化,把個人花費限制在不奢侈的範圍内,把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控制在可持續發展的限度内,使社會得以永續演進。

    窮當克儉,是美德;富而思儉,是更高層次的美德。

     但是看看現在代表中國未來的青少年,個個嬌生慣養,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單說中國學生的浪費鋪張,就足以震驚全世界!在中國的校園裡,從城市到農村,每天成桶成桶的食物被當成垃圾倒掉司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