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況愈下,古華腰腿疾患原來己退步到走路左腳尖拖地,以至每每一雙新鞋鞋尖早早地磨爛,且動步艱難,腰彎不下,兩膝後窩不爽,左腿己不大聽意識使喚了。
回味一下當初自己站立時老愛後仰才舒服的病态習慣,以至有時後仰彎曲的大尺度,便起床時反向曲腿予以糾正,不期這樣左腳動步便能擡起離地了,雖然不能持久,總算恢複了些。
但膝後窩反而長痛加劇,以至動步膝窩負痛的自然反應,反倒使他更難行走。
受老大嫂保姆的啟發,忽一日,古華心道,年輕時曾練左肘擊樹身,樹雖被擊打出窩坑,但自己肘關節鼓起了大泡,便用熱毛巾捂,當然得有一定的溫度。
不料這法子竟将大泡捂消複原了。
現在,古華又用熱毛巾捂腰際、捂兩膝部,堅持一天兩次,三兩天後,不料這土得不能再土的法子竟然使他的左腿最佳狀态時能邊出一大步,且膝窩疼痛也大減。
它媽地比幾次進大醫院化幾萬元效果明顯!雖然不能一勞永逸。
那就再堅持!
老保姆見狀喜道:“看,看,我堅持給你炖豬腳骨頭,拔火罐啥的,有效吧,好多了吧!但願在我的護理下你能正常走路!我對門那老婆子就是我給她拔火罐拔好了的。
”她本是偶爾好心之為,并不懂半點醫術。
古華笑道:“那你是個大師了喔!”沒想到保姆煞有介事自以為是地說:“我是積德,不收錢。
”
古華心裡起了厭煩心。
好表功,不是她的功勞也要往自已身上扯。
這日古華自己能上台階,她硬在隔壁老師家屬面前不斷地說:“那是我給他吊了個拉手的墜索起作用了!”如此的例子細無可數,俗性與無知使然。
一個文盲老婦亳不謙虛,以為自己的見識大過古華:“你二哥就是腦梗,你不懂!”古華後來最恨無知卻自以為是的人,這多少沖淡了他對老大嫂賢慧的好評。
老保姆每每上班來,總是興緻勃勃費話連天,似不這樣就很空虛,又似對人生、生活充滿了熱愛。
這種心态不錯,但不适應古華,隻适應世俗的孤獨老人。
這個老保姆賢慧,主動以自已的認知給古華拔火罐子、把兒子小車裡的坐塾拿給古華的坐椅遮破爛處并穿針固定之、怕古華感冒以自己的經驗買預防藥……但往往好心辦錯事,固執地換個破口玻璃瓶裝白糖,說免得與陳舊的白糖混合壞了,卻使古華一不小心被破口劃破了手指;見古華胃氣痛,拿來胡椒粉沖水喝,結果辣味嗆得古華氣管堵塞差點英勇就義;叫她買幾個褲衩,她買價貴的小褲頭,卻不适合古華;叫她買盒創可貼,她買高級的,反倒是種浪費,古華用不着那高級的。
老犯同一個錯誤,幾次叮咛買老年豆奶粉,買有“非轉基因大豆”字樣的要求也免了,可一次不叮咛就買成小兒劣等豆奶粉,貼鼠紙買豪華式,其實一般的效果也一樣。
老保姆老是以自己的重口味把鹽放得過大,古華覺得自已的鹽味習慣己經夠大的了。
總是關照之語過頭、表現好卻生怕别人不知道,一邊自賣自誇,這令古華覺得有虛情假意之嫌。
應了那句話,過份熱情要失真。
畢竟年老具備了某些生活經驗,人一生到老也難十全十美,隻是某些方面的成熟。
古華喜歡的是出自真摯,做得恰到好處。
又一想,管她是真摯流露或者是故意表現,過頭總比漠視的好。
人生隻能是在寬恕與要求中将将就就過活,而練達品性。
不過,老大嫂最大的優點是知道别人對她的好處。
知道古華對她家有客耽誤、她作錯事都給予體諒。
劉剛再次打電話給古華,說二舅病危,要看你一眼,希望幺舅回來一下,我叫車來接您。
劉剛所稱呼的二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