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3 為後人說鑒别

首頁
    無中生有,要毒食品信手拈來,竭盡享樂,怎麼樣?吃得疾病叢生,吃得怪病聞所未聞,吃得人将不人!這就叫生活好嗎?這就叫幸福生活嗎?試問生活質量提高了嗎降低了? 已經很了不起了!僅僅二十六年左右,國家已從四面楚歌中緩過氣來,夯實了工業、農業水利、科學、國防基礎,其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性創造的奇迹是西方資本主義的20倍! 集體化生産有依靠思想的懶人現象當然存在,尤其農業生産隊。

    但把這種現象看成普遍現象,說成是公有制的絕症,不是愚蠢就是居心不良! 高瞻遠矚,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地艱苦創業,建設發展,幹的全是實業,來得慢一些但紮實,有後勁,有持續發展性,這就叫先苦後甜。

    這樣的甜味悠長。

     二,鄧改革開放私有化是先甜後苦。

    是虛“賺”而不是實“幹”。

     大集體土地承包責任制,土地重又分散下戶,将千年來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集體力量、優越性又瓦解成一盤散沙之弱勢,明明是一種曆史倒退,當時人們并不明白這實際上是私有化複辟的序曲。

    這一政策迎合了人的私心,利用了人的劣根性一面,因而一時刺激出了個體私欲一面的勞動積極性,頭幾年,農民莊稼收成頓時顯得豐裕足食。

    然而人們無知的是,這是先甜後苦,而且甜短苦長。

    因為接下來的自然與政治演變,便愈來愈苦了。

     舍本逐末,挖自然資源,令少數人暴富、支持投機倒把賺錢;這麼大個農業國農業人口,卻荒費鄉土農業,逼迫得農民舍本逐末外出給資本家打工養生。

     漸漸地,農村出現土地重組的新地主,城市出現新資本家,工農大衆倒退為雇傭勞動者,農民退無土可守,進打工漸難。

    養活自己都很辛苦,漫說養父母,養二子?當代及子孫後代生存更艱難。

     漸漸地,溫水煮青蛙,我們身苦,這不是正常的勞力之苦,因為我們不得不屈人之下加班加點,以賺取依然懸殊如天地的工資; 漸漸地,溫水煮青蛙,我們心苦,這不是正常的勞心之苦,因為正常的交往關系已不在,我們必須違背良心地作人。

    我們必須變壞,才能适應潮流。

     我們沒了社會安全感,處處碰到的是有害食物,成了耍手機的俘虜。

     我們的自然資源被貪婪無度、短見自私者透支,生存環境惡化! 私有化生存質量的惡性自由競争,釋放出的是個人的原始自私本能,釋放歹毒,釋放邪惡,釋放魔鬼;惡性競争使人失去理智,失去理想,失去道德,失去精神,淪為獸類的成員,而國家政府注意力不在此,對凡此種種漠然置之。

    私有化亂世社會,人民失去本質上的幸福,國家社會成為角鬥場。

    這樣的後果甜嗎?是朗朗盛世嗎? 鄧後時代改革開放法,緻富雖然來得快,卻是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竭澤而魚,拔苗助長,又如吃“偉哥”、服鴉片療法,雖一時興極,終将極而衰,無可逆轉。

    這一切對工農大衆必然是先甜後苦,且甜短苦長。

    加班苦、老人苦、學生苦、多病苦、貧苦、光棍苦、獨子負擔苦……當然,這是對民族,對大多數平民而言,對于那些趁渾水摸魚暴富上天的少數取财無道者,自私與短見,他們根本不在乎憂國憂民,醉生夢死而不覺悟生命真谛! 毛澤東社會主義時代是着眼大多數人民利益,鄧小平資本主義後時代是着眼少數人利益。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先苦後甜,先甜後苦,你覺得哪一種可取? 前人們勒緊褲腰帶艱苦創業為我們國家夯實了家業,我們不感恩,卻把他們艱苦創業的“艱苦”歪曲為苦難,真個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前人們勒緊褲腰帶艱苦創業為我們國家夯實了家業,我們是敗家子,水利浪費了,前社會主義興修的水利工程在私有化面前也多是減小了功用,因為鄉村已多不種莊稼了;我們是敗家子,國企賣了,稀土快挖光了…… 慢功出細活,所以說,前三十年幹的是先苦後甜,且甜味悠長的長遠事,這後四十年幹的是先甜後苦,且甜短苦長的短見事。

    假如毛澤東主義延續40年下來,養老、上學、看病、住房、生态環境、老百姓的福利及精神文明程度豈是今朝這狀态能比的?如果說大鍋飯養懶漢,能養出兩彈一星、南京長江大橋質量奇迹、紅旗渠嗎……那這樣的懶漢越多越好! 這些道理,太多身受其害的人是不明其理,眼光短淺,被賣了還幫賣主數錢。

    今講講先苦後甜與先甜後苦之理,若你還是執迷不悟,我真的不願意用腳趾頭鄙視你。

    但是,是你逼我這麼做的!? 有人是出于私利故意歪曲,對這類人沒什麼理可講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