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0 說虛拟經濟與共産主義

首頁
    常樂,依然自得其樂,一生快活;有人山珍海味縱情酒色欲壑難填,卻煩惱多多,病磨壽短。

     人的生活不在于山珍海味,不在于精食,不在于科技發展到飯來張口。

    人類太過将就惰性,忽視身體力行,反倒會用進費退,什麼事情都有個“度”!從這個角度上說,共産主義社會并不遙遠,它遠在天邊又可近在眼前。

     2,如果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但精神文明跟不上步伐或者反而大踏步後退,反過來又會敗壞既得的物質文明。

    這觀點山人不止一次提到過。

    不是嗎?古代物質文明發達反過來被精神的堕落而毀滅的不乏其例。

    就是我們急功近利的現代“改革開放”已呈現物質文明發達之象,但精神文明呢?隻貪圖物質享受、财色享受,全方位的堕化現象也已經顯現出對物質文明敗壞之反作用。

    急功近利的竭澤而魚、醉生夢死隻圖過好每一天,必然是以敗壞既得物質文明為代價的。

     物質文明有促進精神文明的效能,但不能代替精神文明。

    反之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有促進作用。

    二者不可偏費,方可健康持續進步。

    依山人見,甯可偏重精神文明。

    就是佛家也講究福慧雙修,方可圓滿。

    即:隻修慧不修福,隻能成羅漢果位,隻修福不修慧,福果用盡時依然一無所有而堕落。

    所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必須平衡建設,共産主義絕非唯“物”主義。

     3,雖然一代代傳承,構成曆史長河,但由于三維空間之地球正邪、生克、利弊同在之本來屬性,人的欲望無止境,所以共産主義美好理想社會也隻能是相對而言,不可能人人達到仙佛之修為,還永遠存在小人、嫉妒、情殺、欲望等負面現象,隻不過勢微罷了。

    但有修養的良民占絕對優勢。

    所以政府永遠存在,法院還存在。

    當然,還有天災永在。

    隻是軍隊、警察已無存在的意義。

    當然,貨币已失去存在的意義。

    人類本身的劣性,永遠需要組織領導。

    人類達到物質的極大豐富并不難,難在人性醜陋一面的淨化。

    共産主義社會夫妻穩定關系依然存在,如果放開群婚,與動物何二? 以上3點乃山人與世俗不同之見。

     當然,建設共産主義的前提: 1,它必然是在全民所有制、公有化、集體化體制前提下從事創造,而不可能是資本主義私有制。

    私有制性質決定了它不但建不成共産主義,而且隻會走反面極端。

     私有制即或它完全達到無人工生産的科技,它也不是為了解放全人類,隻會造成更大的貧富懸殊社會矛盾;即或有所改良,也無濟于事。

    共産主義與資本主義決裂之鬥,取決兩方力量看誰占上風。

    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質文明發展,隻能起反作用,永遠建設不成共産主義社會。

     2,共産主義不存在陋習劣俗、同性戀等社會醜惡現象,人人公正平等、勇敢、知恥、真誠、勤奮。

    人人都是天使、是雷鋒,人人都舍己為人、助人為樂,人人為我,人人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幸福、和諧,人人各盡其能。

     3,科學更精緻,但有所取舍,對人類長遠弊大于利的科學發明創造事先就經過論證而舍棄。

     4,尊重、遵循自然法則而勞動、創造,不作急功近利殺雞取卵短命事,自然生态保護達到極大值,人類的生活環境幾乎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城鄉一體。

     5,土地已戒除了化肥農藥之“鴉片煙瘾”。

    食物已免除了激素、膨大劑之類有害的添加劑,但人類仍食粗糧,因為人的胃就是為食粗糧而生成。

     6,機器人隻允許代替繁重及精細勞動,以盡可能保持人類自身的必要勞動操作,以免用進費退之退化。

     有了知足常樂人生觀普教,那麼滿足上面6條就可以稱為初級共産主義社會了。

    共産主義社會可以先在一大國實現,不排除小國出奇迹。

     如果在距今百年内人類爆發第二次社會主義革命成功,那麼再百年内就可初步建成初級共産主義社會了。

    假如中華大國這次沒有重走私有化彎路,那麼在這百年内就可以實現共産主義了,如此,共産主義社會并不遙遠。

     但前提必須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平衡上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