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歸南溪(五)

首頁
    話說全縣扶貧攻堅戰打響後,阿才忙得不可開交。

    除縣委召開常委會以及縣一些重要會議,必須親自參加外,辦公室事務交代給秘書處理,他身穿上風衣,腳穿解放鞋,卷起褲腳,帶領着縣扶貧辦主任鄭天文、農業局長吳亦農,早出晚歸,馬不停蹄,深入扶貧村莊了解扶貧進展情況,當場拍闆及時解決一些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問題,從而加快扶貧工作進程。

    僅兩個多月時間,跑了三十多個扶貧難度較大的村莊,幫助這些村莊解決了資金、人員、土地等方面棘手問題,使扶貧工作得到順利進行。

     這天,阿才參加縣委常委會議結束後,已是下午下班時間。

    他沒有回到縣委招待所家中,而是回到縣府大院自己的副縣長辦公室。

    此時,秘書小蘇下班了。

    他看到辦公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簡報資料,就趕忙走過去處理。

    他打開一個文件夾又一個文件夾,認真地翻閱着每一個文件,看完文件後,他看到有些文件需要自己簽名的,就負責任地簽上自己的名字,有些文件不需要簽名的,他翻閱後整齊的放在一旁。

    這樣,他把所有文件都處理完畢,直到晚上十一點,肚子裡“咕噜咕噜”響時,才知道自己還沒有吃晚飯。

    他原打算到大街上吃快餐,可是,又擔心影響不好,于是,他一個人返回到招待所家中,從挂包裡拿出一包方便面沖開水吃。

    方便面剛吃完,此刻,他舉起手看了看手表,已是零晨一點三十六分,于是,抓緊時間洗澡,然後,他急急就上床睡覺了。

     是的,阿才調到縣裡工作已半年多了,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他沒有睡過一頓安穩覺,每天晚上都是零點過後才睡覺,工作量比在南溪村工作量不知道翻多少番。

    不過,對于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阿才來說,這個問題倒能夠應付。

    在他的腦海中,重要的是扶貧緻富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快扶貧緻富步伐?一直使他牽挂在心上,日夜難枕。

     每天一早,太陽尚不露面,阿才就早早起了床。

    想起在南溪家鄉時,此刻,阿南已經做好熱烘烘的早餐,等待着丈夫、孩子與母親的到來。

    如今,單身一人在外,每天早上起床後,隻有自己動手沖方便面做早餐了。

    招待所服務員常常看到阿才用方便面做早餐,個個都感到驚奇與敬佩。

    這樣,“方便面縣長”外号,便在大衆中傳開了。

     今天早上,刷牙洗臉後,正當阿才用開水沖方便面做早餐時,放在床頭邊的手機“鈴鈴”響起來,他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走到床頭拿起電話。

     “哎!我是阿才!” “李副縣長,我是縣交通局駐三嶺村扶貧幹部張飛!” “張副局長,有什麼事?” “三嶺村因地制宜創辦一個家具廠,我們籌集到三十萬元,貸款二十萬元,項目工程已破土動工。

    可是,要争取今年入秋之前完工,尚缺五十萬元,請縣扶貧辦幫助解決一下。

    ” “好!今天我去了解一下,再定!” “好!我們等您來。

    ” 阿才放下電話,立即給扶貧辦鄭天文、農業局吳亦農、林業局孫立打電話,叫他們上午八點半,到縣政府大院集中往三嶺村。

     打完電話,他看了看手表,已是八點鐘,他趕緊把尚未吃完的方便面丢到門口的垃圾桶裡。

    然後,他拿起随帶的文件袋,往縣政府大院走去。

     在車上,阿才與他們三人互相交流起來。

     鄭天文彙報說:“到昨天止,據各村鎮報上來的情況表明,全縣六十個扶貧村,群衆對走社會主義集體化共同富裕道路熱情高、幹勁足,已經有四十多個村莊群衆自願帶土地參加社會主義集體緻富社,在政府扶持下進行舊房改造,上項目發展村辦企業,壯大集體經濟收入;但是,也有一二個村莊,至今連舊房改造僅進行了一半,創辦項目都未定下來。

    主要原因是,村裡有這麼一二戶先富起來家庭,他們不願意帶土地參加緻富社,不願意走社會主義集體化共同富裕道路,起到了消極影響作用……” 阿才聽到這裡,笑了笑地說:“這種情況,與南溪村創辦緻富社情況一樣樣。

    南溪村也有這麼一二戶先富起來的家庭,起初,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