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其他護士把她擡到内間地上休息。
大約過了十多分鐘,蘇明一醒過來,又立刻投入工作,為重傷員傷口消毒。
儒萬山抗日根據地建立起來後,敵人萬分恐懼,日寇每天都派出飛機對儒萬山進行瘋狂轟炸,調集駐守東山、東興、安仁等地部隊向儒萬山包圍襲擊,妄圖把我總隊部以及後勤機關消滅在儒萬山。
然而,我獨立總隊利用山上的一道道石頭圍牆,英勇抗擊敵人的猖狂進攻,戰鬥異常激烈,羊腸小道上到處都可見敵人屍體。
日寇見出動大部隊對我軍讨伐屢屢失利,于是,改變了戰略戰術,派漢奸扮成老百姓入山偵察搞破壞,并以小股兵力潛入儒萬山腹地進行偷襲。
但是,我軍早就識破了敵人的陰謀,使敵人無隙可乘,每次偷襲都被我軍擊潰,以失敗而告終。
吳克之率領的第一支隊在儒萬山開辟了新的抗日根據地,發揮了挺出外線的戰鬥作用,減輕了瓊文抗日根據地的壓力,對于我瓊文抗日根據地軍民進一步粉碎日寇的蠶食和掃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日寇對我儒萬山抗日根據地實行近兩年的層層封鎖與襲擊,使我軍老是處于防守狀态,造成根據地糧食缺乏,醫藥短缺,傷病員增多,非戰鬥人員相當嚴重。
馮白駒看到這一情況,立即做出決定,一部分突圍出擊,繞到敵後,一面擾亂牽制敵人,一面發動群衆籌集糧食。
為了減輕儒萬山根據地的壓力,馮白駒率領黨政軍領導機關也轉移到六芹山。
這樣,蘇明與後方醫院一起,跟随着馮白駒轉移到六芹山,為我軍挺進五指山,開辟瓊崖革命中心根據地—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做準備。
一九四四年二月,奉中央軍委命令,瓊崖抗日獨立總隊改編為“廣東省瓊崖人民抗日遊擊隊獨立縱隊(簡稱瓊崖縱隊)”。
馮白駒同志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莊田同志任副司令員;李振亞同志任參謀長;特委常委王白倫同志任政治部主任;陳石同志為副主任。
縱隊下轄四個支隊。
這時,我軍的工作重點轉移到開辟五指山根據地上來。
特委和縱隊司令部對我軍的戰略布置進行了大調整。
第一支隊仍留在瓊文根據地、儒萬山根據地堅持鬥争,以牽制敵人主力;第二支隊向昌江、感恩轉移,從西南配合我軍開辟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第三支隊活動在樂會、萬甯、陵水、崖縣、保亭一帶,從東南配合我軍開辟五指山根據地;第四支隊則在臨高、佔縣、白沙等地帶活動,直接負責開辟五指山根據地工作。
到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底,白沙起義主要領導人王國興,到達汀邁縣六芹山根據地會見馮白駒同志,要求馮白駒派出大部隊配合其打擊反共頑軍。
瓊崖特委和馮白駒根據當前形勢發展需要,一九四五年一月,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決定遷駐阜龍文頭山,為進軍白沙腹地做準備。
為了适應開辟五指山根據地的需要,蘇明與後方醫院也搬進阜龍文頭山。
六月份,根據形勢迅速發展的要求,特委決定恢複瓊崖公學校,史丹任校長,符振中任副校長。
戰鬥的頻繁與開辟新根據地需要,特委、總隊部都要經常轉移,僅兩年多時間,特委、總隊部機關從瓊文根據地轉移到瓊西儒萬山根據地,不久,又轉移到汀邁六芹山根據地,接着,又轉移到靠近白沙的阜龍文頭山。
戰鬥頻繁,經常轉移,傷病員較多,醫藥嚴重缺乏,給醫院帶來很大的麻煩和困難。
每次轉移都是重傷病員死亡。
且說醫院轉移,從當時角度來說,确實是簡單無過的,醫院除了傷病員外,什麼都沒有。
每到一地,臨時用樹葉搭起一二個帳篷,作為醫療室,傷病員就躺在樹林裡接受治療。
即使醫院僅有傷病員,每次轉移起來,也确實給醫院、護士帶來巨大的困難。
醫院接到轉移通知後,醫院要四處出找民工來擡重傷員,醫生、護士每個人都要扶着或者照顧着一位傷員轉移,保證不掉隊。
蘇明人小身體消瘦,體質虛弱,每遇上醫院轉移,她的困難是很大的。
特别是,由于水土不服,她肚子經常吐瀉,有時連站立都不穩,怎有力氣去扶着一位傷員行走呢?但是,這位農村貧苦家庭出身的姑娘,性格十分倔強,盡管困難重重,每次她都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戰勝困難,堅持活下來,與同志們一起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