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救張雄進 重新歸隊

首頁
一九四六年二月,國民黨四十六軍所屬各路軍圍剿我瓊文、儒萬山、六芹山、内洞等根據地失敗後,腦羞成怒,便集中五個團的優勢兵力,配合國民黨保安團共五千多人,分成四路,向我白沙根據地大舉進犯。

    瓊崖特委與瓊縱司令部指揮部隊,進行了有力的自衛反擊,并根據當前突變的鬥争形勢,制定了“分散鬥争、向外挺進、争取主動、打擊敵人”的戰略方針,使我軍自衛鬥争取得了主動權。所以,在敵人大規模圍剿五指山白沙根據地之前,我瓊崖特委機關、瓊縱司令部為了避免敵人包圍合擊圈,靈活機動領導全瓊軍民鬥争,馮白駒率領瓊崖特委領導機關撤出五指山,向汀邁縣六芹根據地轉移。

    國民黨四十六軍圍剿白沙解放區失敗後,發現我瓊崖特委機關、主力部隊又轉移到汀邁六芹山,三月,國民黨四十六軍以一七五師二個團與保安團六團全部兵力,對我六芹山根據地大舉進攻。他們采取填空格式的掃蕩,先把六芹山周圍所有大小村莊占領,控制全部大小路口,處處封鎖,開路搜山,放火燒山,逐片清剿,企圖一舉消滅我瓊崖特委機關于六芹山。此次,國民黨四十六軍采取圍剿行動比日本鬼子更加毒辣,敵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比日本鬼子的三光掃蕩的作法還要殘酷。瓊崖自衛反擊戰進入到一個極端困難時期。

    為了避開敵軍大規模圍剿,蘇明重新回到瓊文根據地蘇尋三鄉石雲村後方醫院工作。

    一天,蘇明所在醫院接收到一名重傷員,名叫張雄進,二十來歲,是瓊山縣嶺腳鄉人。剛擡進來時,張雄進處于半昏迷狀态。

    原來,敵人進攻瓊文根據地時,張雄進在自衛反擊戰中,他的右手被敵人打傷後,躲在山洞五日五夜。由于幾天幾夜不吃飯不喝水,發高燒,傷口腐爛,處于昏迷狀況。敵人撤退後,被群衆發現才從山洞中擡了出來。

    這時,蘇明看到張雄進處于半昏迷狀态,便與陳月美媽一起用棉花拭了拭他的鼻孔,探一探是否還活着(當時醫院連探聽器也沒有),她們看到放到鼻孔前的棉花還微微搖動,這說明張雄進尚沒有死去,還有微弱的一口氣。于是,她們倆馬上進行搶救,蘇明給張雄進按鼻孔脈不醒,他按腦壓氣也不醒,該用的搶救辦法都用上了,張雄進依然沒有蘇醒過來。此刻,蘇明與陳月美媽心裡很為焦急,她們心裡想,張雄進是為我們瓊崖人民解放而受傷的,隻要還有一口氣,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希望,我們就要以百分之百的希望去搶救,盡到我們醫務人員的責任。為了防止敵人突然進村圍剿掃蕩,蘇明與陳月美媽、陳美民大姐等人商量,将張雄進擡到石雲村後山的一個小山洞躲藏起來。當天夜晚,蘇明與陳月美媽一起往演豐鄉找馮質夫(即馮尾公),叫他開藥為張雄進治療。

    她們去演豐鄉找馮尾公,擔心路上遇上敵人,于是,她們在深夜十二點才上路。從三江鄉蘇尋三石雲村到演豐鄉有十多裡路程,為了不暴露目标,她們走崎岖小路。當越過一坵坡園時,突然,狂叫一聲,她們以為遇上敵人被發現了,急忙躲到樹叢旁,陳月美媽對蘇明小聲地說:“不怕!不怕!”說完,蘇明冷靜地聽了一會,原來是一頭山豬在園中偷吃蕃薯呢!這樣,她們才放心繼續往演豐鄉走去。

    到演豐鄉後她們找到了馮尾公,将張雄進的病情,一直昏迷不醒的情況向馮尾公彙報。馮尾公聽後開了幾付處方,拾了一些中藥交給蘇明、陳月美帶回去。

    蘇明、陳月美媽帶回中藥,馬不停蹄地趕回到石雲村時,天色已漸漸發亮。她們顧不上整夜跋涉的疲勞,一回到石雲村就直後山小石洞,探望張雄進。

    蘇明再次用棉花在他的鼻孔前試探一下,她看到棉花還是在微微地搖動,這說明張雄進還有一口氣。于是,蘇明讓陳月美媽在山洞裡看守外,她急忙跑回村裡煮藥去。

    張雄進連續昏迷了五天後,在蘇明、陳月美媽的照顧治療下,終于蘇醒過來了!為了保存生命,蘇明把張雄進的右手割掉了。過後,在近兩個多月的治療中,每天,蘇明都要為他送水送藥到山洞,不久,傷口全愈了,經組織批準,他重返部隊去了。

    一九五三年,瓊崖縱隊被陶鑄稱為是馮白駒的海南地方主義勢力,勒令瓊崖縱隊就地解散,将一萬多名“老瓊縱”遣返回鄉下。張雄進由于在戰鬥中失去了右手,鄉下不能勞動,隻好流落街頭當乞丐。一九六0年,張雄進找到了蘇明,要求蘇明為他的右手殘廢作證,辦理殘廢軍人手續。蘇明毫不猶豫地為其作證明後,并介紹了一位姑娘與他建立了一個家庭。

    一九六二年,張雄進與妻子被調往海南人民醫院工作。四十年過去了,蘇明與張雄進從沒有見面,人各一方,不知音訊。

    是的,蘇明自一九三九年從瓊崖獨立總隊部調到瓊崖獨立總隊後方醫院工作後,八年多時間,她用自己的雙手默默無聞地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傷員,讓他們重返前線殺敵,為瓊崖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