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詩會

首頁
    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一位青年文士走上來,拿起陸玉成寫好的詩作,遞到楊恭仁跟前。

    楊恭仁盯着看了一陣,頓時喜笑顔開,撫掌贊道:“好詩!好詩!”并對坐在身邊的曹憲樹起大拇指稱道:“真是名師出高徒啊!”然後讓青年文士當場朗誦了兩遍。

    衆人也神色興奮,紛紛叫好,曹憲神情頗為激動,喜形于色,隻有經學博士士王沛文表情有點不自在。

     楊恭仁和顔悅色地對陸玉成勉勵了幾句,然後宣布詩會繼續進行。

     此後更多的人上來獻詩,某位隻要有一佳句,衆人就轟然叫好,紛紛道賀,氣氛熱烈,詩歌在這時代如此受人推崇,民衆的熱情之高讓陸玉成始料未及。

     過了不多久,王沛文對陸玉成喊道:“聽說陸小郎君七言詩作得很不錯,請小郎君再為大家作一首如何?就以此間景緻為題吧。

    ”他認為陸玉成前兩首詩不見得是他自己所作,況且現場做命題詩就更難了,出于對曹憲的嫉妒,有意為難他這個學生。

     旁邊的虞書鴻頓時面露焦急之色,不忿地瞪了王沛文一眼,謝仲翔也為之捏了把汗。

     陸玉成何等人物,豈不知王沛文的用心。

    他沉思片刻,看到湖邊的柳樹傳來鳥鳴聲,湖上有一群鷗鹭在飛翔,提筆寫下了杜甫那首《絕句》: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當青年文士朗誦完詩作,全場沸騰了,男士們大聲喝采,小娘子眼冒星星,虞書鴻特别激動,真誠地向陸玉成祝賀,謝仲翔則既高興又如釋重負。

    楊恭仁興奮地在與曹憲交談着什麼,雙手比劃着,而王沛文則一臉木然。

     很快這兩首詩就被樂工合曲唱了出來,唱畢,衆人又為之議論了一番。

    一位手攜一瑟的美麗歌女站起來對陸玉成一揖,大膽地說道:“小郎君是文曲星降世,肯否為奴家賦詩一首?”衆人聞之皆莞然一笑,小娘子們更是個個含情脈脈地看向陸玉成。

     陸玉成一愣,心想唐代女子果然真是熱情開放,與前世書中所讀到的頗為相合。

    看着眼前美麗的女子,他不由地想起自已未婚妻,不知她在另一個世界境況如何?又想起了那個女盜賊,不知她如今在哪裡?是否安全?傷勢怎樣了?一時間心頭一黯,五味雜成,百感交集。

     他默默地來到席坐前,歎息了一聲,揮筆寫下了李商隐那首《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當青年文士把這詩大聲朗誦完後,全場一片靜寂,個個都在默默品味着此詩的含義和意境。

    楊恭仁閉着眼,口裡念念有詞,曹憲低頭沉思了一會,猛然擡頭向天,兩行清淚奪眶而岀。

     後世編纂的《國朝史記》記載:“陸國公年甫十四,于揚州竹園慨然賦詩《錦瑟》,東南為之一震,時人謂之陸錦瑟。

    後翰林學士,文懿伯李商隐評曰:‘此殆天授,吾人不及也!” 這次詩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了揚州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親曆者固然眉飛色舞,頗與榮焉,聞之者更把此事很快傳播開去。

    那位請陸玉成為之賦詩的小桃姑娘豔名一時無倆,而竹園也成了後世的人們憑臨懷古之地。

     在詩會上一鳴驚人的陸玉成仍繼續着原來的生活,抄襲雖爽,但他也知道自已的斤兩,面對同學們狂熱的目光,他謙虛低調,待之如初,看得曹憲頻頻點頭,對他越發喜愛。

    至于陸達明,當謝仲翔激動地把詩會情況詳細地講與他聽時,他也表現得挺淡然,隻是在晚間陸達明給祖宗牌位上香時,趙慧娘從背後看到主人雙肩抽動似在哭泣。

     詩會臨結束之際,虞理明好不容易尋了一個機會,與被團團包圍的陸達明交談了幾句,恭賀兩句後,他即盛邀陸玉成改天去他府上一聚,陸玉成也欣然答應了下來,以他跟虞書鴻的關系,與其家人多親近走動也屬自然。

    虞理明作為江都縣縣令,官居六品,是揚州城實際具體負責人,權力還是很大的,他官聲很好,陸達明也對之印象不錯。

    也想多從他這裡了解一下此時揚州的方方面面情況,以及官場上諸多有待了解的大大小小事項。

     虞書鴻更是激動不已,他不但不妒嫉陸玉成,反而對自己擁有這樣一位同窗好友無比自豪,對别人向他打聽陸玉成的情況,他不吝溢美之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