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謝纖雲對陸玉成道:“聽舅舅說近來你外公身體不大好,你明晚與我一起去看看吧。
”
謝纖雲的父親是揚州一家較大經營絲織生産的作坊主,家境富有。
雖然這個時代從事工商業者的地位不是很高,但揚州地處東南工商業中心,工商業主的能量還是很大的。
陸玉成也很想了解唐代工商業情況,對揚州這個工商業重鎮尤其感興趣,對母親的要求他很快答應下來。
曆史上的揚州工商業特别發達,唐代揚州手工業以造船、制鹽、鑄錢、紡織、金銀器、青銅器為主,此外軍器業、木器業、漆器業、玉器業、造紙業、印刷業、制茶業等也很發達。
商業則鹽商、茶商、珠寶商、藥商特别活躍。
安史之亂後,揚州在全國經濟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有“揚一益二”之稱。
貞元末成書的杜佑《通典》,所列江、淮各地貢物,揚州即有十七種之多,在各郡、府中占第一位。
僅絲織品就有錦袍、棉被、半臂錦、新加錦袍、獨窠細绫等六種,在紡織業中是全國最先進的地區。
但唐初揚州在紡織品上僅貢莞席、細纻,基本上都是以麻為原料,盡管江淮地區也盛産蠶絲,這是因為當時北方的絲織品技術比南方高。
第二天陸玉成放學後,吃了晚飯,就同母親一道雇了輛牛車,往城東南的外公家行去,走了大半個時辰後,到了外公府邸。
守門的仆人見了,忙把他們讓了進去,邁過朱紅大門,再穿過中門,來到中堂後,仆人就告退離去禀告主人。
首先出來相見的是謝仲翔,他熱絡地與他倆打招呼,接着是大舅謝伯翔、大舅媽、小舅媽過來一一見面。
大舅媽身着綠色的衫和長裙,清新可親;而小舅媽衣着深紅色的短襦和長裙,顯得雍榮華貴,她倆的衣料皆為絲綢,非常漂亮。
唐代服飾絢麗多彩,其形成有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礎。
隋王朝統治年代雖短,但絲織業有長足的發展。
文獻中記隋炀帝“盛冠服以飾其奸”,他不僅使臣下嫔妃着華麗衣冠,甚至連出遊運河時大船纖繩均傳為絲綢所制,兩岸樹木以綠絲飾其柳,以彩絲綢紮其花,足以見絲綢産量之驚人。
至唐代,絲織品産地遍及全國,無論産量、質量均超過前代,從而為唐代服飾的新穎富麗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唐代女裝的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
唐朝服飾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傳統漢服裝束。
唐女襦裙裝在接受外來服飾影響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
襦,一般隻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
與此相近的衫,卻長至胯或更長。
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個階層的常服。
在唐代的婦女中間,雖也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但在唐代,隻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
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于現代西方的夜禮服,隻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随後外婆王氏也攙着外公謝宏銳走了進來,陸玉成忙上前他們恭敬地行禮。
謝宏銳笑眯眯地盯着外孫打量了好一陣,才開口道:“玉成好久不見了,沒想到如今竟譽滿全城呀!好!好!有出息!”
陸玉成趕忙自謙幾句,一副乖萌樣。
謝宏銳開心地哈哈笑了幾聲,心情不錯,他叫大家坐下,衆人家長裡短地聊了起來。
交談過程中大家少不了要問及竹園詩會情況,紛紛對陸玉成的表現給予贊揚,謝宏銳多次撫須大笑,甚是開心。
其間謝仲翔興緻勃勃地談到,今天上午大都督府長史楊恭仁特意來到他們公房,向他仔細詢問陸玉成的情況,對陸玉成贊不絕口,并叮囑如果他這個外甥有什麼困難和要求,可以來找他這位上官,他會盡量幫助解決,既讓謝仲翔感到受寵若驚,心裡也十分感動。
而頂頭上司功曹參軍姚成也要謝仲翔有機會帶陸玉成去他家玩,明顯有結交之意,這也使謝仲翔覺得自己的仕途開始光明起來。
謝宏銳的嫡妻徐氏已過世,他年老體衰,絲織作坊經營主要交給了嫡長子謝伯翔管理,謝伯翔誠實耐勞、精明幹練,把作坊管理得有條不紊,深得老父信重。
謝伯翔外貌上雖與謝仲翔相似,但倆人氣質大不一樣。
謝仲翔有一種官場上人特有的作派,意态悠然,也有幾分附庸風雅的文士味,而謝伯翔則顯得厚重樸實,舉止爽利,充滿了企業家的銳氣。
漸漸各人分别在聊各自的話題,時間一長,盡扯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情。
陸玉成頗感無聊,于是轉向舅舅謝伯翔詢問揚州工商業情況。
謝伯翔起先有點詫異,他沒想到一個讀書人會對這些感興趣,不過見他所提的問題倒也切要,就耐心給他介紹,謝伯翔對揚州工商業的情況确實熟悉,一一道來,讓他獲益非淺。
在談到絲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