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陳叔達、袁朗、禇亮、禇遂良、劉孝孫、許敬宗、虞世南等。
由于南方齊梁詩影響,稀章繪句成為詩壇的主流,連唐太宗也喜作宮體詩。
此時一輪圓月懸在天空,運河水面上波光粼粼,景緻迷人。
王天翔道:“陳後主、隋炀帝、諸葛穎和張子容都作過《春江花月夜》,吾輩也赓和一首如何?”
衆人紛紛叫好,有人帶頭開始吟誦起來。
不久,王天翔轉向陸玉成,也請他吟誦一首。
陸玉成不喜歡宮體詩,覺得它内容纖弱空洞,正要推辭,卻看到陳彥君那充滿敵意的目光,突然惡趣味發作,想起張若虛那首以“孤篇蓋全唐”的絕作《春江花月夜》,不由脫口吟誦道: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音落良久,場上仍是靜寂得針落可聞。
這是何等的意境!這是何等的才情!衆人一時癡了。
上官儀激動地上前擁抱了陸玉成,嘴唇顫抖着說不出話來。
虞書娟則兩眼噙滿了淚水,無限深情地盯着陸玉成,而陳彥君則目光陰晴不定,神情沮喪。
臨别時,虞書娟堅邀他下個休沐日去她家,言父親和二哥都盼望再次與其相聚,陸玉成也答應了下來。
從此,陸玉成與上官儀、王天翔等這些揚州士子們來往頻繁,大家常在一起談古論今,陸玉成以其新穎的觀點、前瞻的視野讓衆人刮目相看,在其中具有很大影響力。
鑒于上次瘟疫的發生,陸玉成根據前世公共衛生防疫辦法,結合初唐實際,撰寫了一份《公共衛生防疫條例》呈交楊恭仁,楊恭仁看後深為賞識,并上報京師予以推薦。
李世民看了這份材料後,極為贊賞。
李世民十分重視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他最擔心的是有些都督、刺史在地方上胡作非為,欺壓老百姓。
為此,李世民經常“每夜恒思”、“或至夜半不寐”。
為了能夠及時地了解地方官員的政績,他把那些都督、刺史的名字一一書寫在卧室的屏風上,每日起卧進出的時候,可以随時看到。
至于他們其中誰辦了好事或者是壞事,都要在名字下面标注上,以便及時采取對應的措施。
由于他對陸玉成的印象特别深刻,竟破天荒地把陸玉成這個八品小官的名字也書寫上了這面屏風。
一天晚上,大舅謝伯翔登門造訪。
叙過禮後,他就大誇陸玉成,稱道其教給他的缫絲練絲方法是如何如何神奇,制造出來的絲織品質量遠超同行,産品供不應求,價格也升上去了。
陸玉成謙虛了幾句,就把話題轉到其它方面。
當談到那些渡海而來的胡商所攜帶的琉璃制品時,他很感興趣。
其實琉璃就是玻璃,中國早在商代就發明了玻璃,我國在商代,燒制陶瓷或冶煉青銅時,窯内溫度可達1100ºC——1200ºC,有時就會無意中産生鉛鋇與矽酸化合物的燒制品。
秦漢時,燒制玻璃已為人所知,像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裡,就說,五月丙午日中,用陽燧(古代一種取火器),就可“消煉五石以為器”。
不過,中國古代的玻璃絢麗多彩、晶瑩璀璨,但輕脆易碎,不耐高溫,難以适應驟冷驟熱的環境,所以比不上西方人所制造的玻璃,因此胡商的玻璃是很昂貴的。
北魏時,大月氏人來中國,在京城采石煉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國玻璃大賤”。
陸玉成對謝伯翔說,他曾在一卷秘籍中看到一種生産高質量琉璃的方法,想與他合作生産制造,問他可否願意投資一試。
謝伯翔是位銳意進取的企業家,聞之心裡一動,琉璃可是利潤極大的商品,有了前次成功,他對陸玉成很信任,忙答允下來,心想這個外甥手頭有什麼好東西,總是先想到自己的這房親戚,讓他心頭暖洋洋的。
陸玉成詳細給他講了先進玻璃的制造方法,并用文字和圖形标識之。
謝伯翔聽得很認真仔細,覺得生産制作起來并不難,最後高高興興地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