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小聚

首頁
    上午因上官儀提及明年春他将被楊恭仁推薦上京參加進士試,所以衆人紛紛聊起了科舉這個話題,這與在場很多人都有莫大的關系。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诏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闱,闱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隻是試策,考試的内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将經書任揭一頁,将左右兩邊蒙上,中間隻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隻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

    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實能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

     陸玉成已踏進官場,所以倒無必要參加科舉考試。

    況且貞觀年間科舉考試還沒有像後來那樣,當宰相的一般得有進士出身的資格。

    不過,參加科舉考試也是進入仕途一種不錯的選擇。

     所以,他還是鼓勵大家參與科舉考試,使江東士人能在朝堂占據一席之地,改變目前中央政權被關隴貴族與山東士族壟斷的局面。

    其實唐初,因為戰亂,士大夫不願做官,所以官員不足。

    當時尚書省下符到各州命人參選,州府以及奉诏使者多用赤牒補官,赤牒是唐代臨時授官的一種文書。

     唐初官場上的風氣很好,是正直有才能的人做官比較理想的時代。

    陸玉成前世曾在史書裡也了解一些貞觀年間官場的情況:唐貞觀年間,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一批名臣的輔佐下,創建了一個精幹、廉潔、高效的政府系統。

    經貞觀初年的機構精減,京官由原來的二千多人減少到六百四十三人。

    同時,針對因州縣設置劇增,而造成百姓少、官吏多的狀況,對地方行政機構也“大加并省”,裁并了許多州縣。

    這一次政府裁員和機構精減非常成功,不僅提高了政府官員的辦事效率,也大大的減輕了黎民百姓的經濟負擔,為“貞觀之治”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經濟與行政基礎。

    與此同時,初唐的官場,正氣盛行,官員大都比較清廉。

    魏征死的時候,家無餘财,因為他把所得賞賜全部用于赈濟災民了;中書令岑文本家中清貧,住的房子又小又濕。

    有人勸他經營一點産業,他卻說,我沒有什麼功勞,僅僅因為能寫文章就當了這麼大的官,這己經很讓我擔心了,我哪裡還有心思經營産業?尚書右仆射溫彥博同樣也不置自己的家産,他死的時候,家裡連體面一點的吊喪場地都提供不出來。

    凡此種種,皆反映出貞觀時期的官場政治确實清明,大多官員的道德操守确實良好。

    而且,陸玉成也在工作過程中親身感到,此時大多數官員都是比較廉潔奉公的。

     虞書娟與楊荷現在碰到一起,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這使陸玉成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他倒樂意看到她倆相處和睦。

    他對楊荷用情甚深,但對虞書娟也十分喜愛。

    此事如擱在他前世,基本上是無解。

    不過,在男人可以擁有三妻四妾的時代,他也禁不住想入非非。

    好在目前他年齡還小,有的是時間從中斡旋。

    想到這裡,他臉上露出幾許暧昧的笑意,正巧此時楊荷向他瞟來一眼,他趕緊收起笑容,做一本正經狀。

     貞觀二年二月的這次小聚,給在場每個人内心都刻下了印迹。

    自此以後衆人仿佛目标更明确了,給他們注入了一股動力。

    不過,他們倒也沒有想到的是,多年後貞觀朝好幾位重臣就是從他們之中誕生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