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掃墓

首頁
    二月二十六日是清明節,一大早陸玉成等就跟随族人去埋葬祖先的墳山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其習俗由來已久,到唐朝開始盛行。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裡子孫趕上墳。

    處處青山煙火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反映了我國民間在清明節這一風俗的景象。

     站在那些已逝先祖們的墓前,陸玉成有一種時光倒錯之感,心神不由有些恍惚。

    他前世也知道自己與吳縣陸氏有瓜葛,但對之隻有種曆史的好奇罷了。

    如今他作為陸氏堂堂正正的子孫莅臨這個時代,并肩負着陸氏宗族複興的重任,一時感慨萬千。

     掃完墓後,衆人就在山上遊覽。

    清明有踏青的習俗,一時滿山遍野皆是陸氏宗人在踏青賞春。

     陸達明與陸玉成父子在衆多掃墓的陸氏宗族之人中頗受尊敬,陸玉成這位年紀輕輕的正八品官太引人注目了,對他将來前程的展望更引人遐想不已。

    走到哪裡,都有許多長輩和同輩之人過來主動打招呼,望着衆人熱切和尊敬的目光,陸達明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不久,宗主陸真信來到他們之中,與衆人寒喧幾句後,就微笑地對陸玉成道:“玉成的文名早已傳遍東南,今日适逢佳節,也為大家賦詩一首如何?” 陸玉成低頭思忖了片刻,吟誦了宋代吳惟信那首《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

     吟罷,陸真信連稱“好詩!好詩!”衆人也一緻叫好,陸賢、陸譽兄弟倆一臉崇拜,陸達明高興地手撫胡須,慈愛地看着陸玉成。

     然後,陸真信轉身對陸達明說:“前日一番談話,某受益良多。

    明日下午請達明公和玉成來我處小聚,有事相商。

    ”陸達明連忙答應下來。

     楊荷望着滿山的墳頭,募地一股憂傷襲上心頭,神情凄伧。

    陸玉成一見,知她感懷身世,不由心中一憐。

    他走上前去,對她說:“回去後,我也同你一道去你阿爺墳上拜祭一番吧。

    ” 楊荷聽聞後,眉頭稍展,她是位明理的人,知道隋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隋殇帝窮奢極欲、窮兵黩武的結果,所以并不怨恨當朝和李氏皇族,但身為人子,仍為父親的下場悲傷不已。

     突然她展顔一笑道:“你就不掛念虞妹妹啦?” 陸玉成大宭,慌不疊地辯解道:“你别亂說!我和她可沒什麼呀。

    ” 楊荷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陸玉成心虛地左看右看,擺出一副淡然之态。

    末了,楊荷鼻子一哼,嘴裡道;“口不由衷罷了!” 陸玉成隻好使出渾身解數辯解和讨好,才讓楊荷不再糾纏此事。

    革命遠未成功,同志得加緊努力啊!陸玉成心裡暗暗吐槽不已。

     翌日下午,陸達明和陸玉成如約來到陸真信家。

    中堂上除陸真信外,還有他兩位族叔在旁。

    雙方叙過禮坐下後,陸真信道:“聽了玉成一番話後,我思忖良久。

    覺得他所論,頗有遠見。

    我也認為,于今之計,我們應盡快改弦更張,族中子弟要走科舉與軍功這兩條踣,以免磋陀歲月,盡快複興陸氏宗族,不知諸位有何見教?” 坐中年紀較大的族叔滿臉皺紋,他眼睛微閉着,默然不語,另一位則目光急切,頻頻點頭。

    陸玉成見狀,便道:“玉成覺得幾年内我朝與突厥必有一場大戰,倒也是族中子弟出頭的機會,應預做綢缪!” 他倒不是一個戰争狂,隻因陸氏家族曆來遵從的祖訓就是要入世建功立業,博取功名,所以幹脆指出一條明路來,而貞觀四年唐朝對突厥的戰争确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東漢時期,吳郡陸氏就以義烈著稱。

    《後漢書陸康傳》載:“(陸康)少仕郡,以義烈稱.……獻帝即位天下大亂,康蒙險遣孝廉計吏,奉貢朝廷.诏書策勞,加忠義将軍,秩中二千石.時袁術屯兵壽春,部曲饑餓,遣使求委輸兵甲.康以其叛逆,閉門不通,内修戰備,将以禦之.術大怒,遣其将孫策攻康,圍城數重,康固守.”可見在漢代陸氏就有尚武氣概.孫吳時期,陸遜、陸抗父子繼掌吳國要職,取得一系列軍事成就,将吳郡陸氏尚武之風推向極至,陸機、陸雲兄弟在陸抗後,“分領抗兵”,吳亡入洛後,仍被成都王司馬穎委以軍事重任,吳郡陸氏的武功可謂一脈相承。

     陸玉成繼續侃侃而談: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