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情況危急

首頁
     婚事定下來以後,老張就開始張羅彩禮的事。

    不能過分的小氣,要多置辦一些,以盡可能的拿得出門,要不人家看不起。

    堡子雖小,也有多年俗成積累的規矩,人們往往都會遵循。

    老張先是托人從安東扯了兩塊不同花色的洋布,剪裁以後,作為未來兒媳婦結婚穿戴的衣裳。

    又讓小東到堡子裡楊掌櫃家的百貨店,買了兩壇子好酒,是陳年的高粱燒。

    看看禮物太輕,又麻煩了一次鄰居馬大哥和狗蛋哥,用了一天的時間,把豬圈裡剩下的那頭豬也殺了,割下兩隻後腿,裝在柳條筐裡。

    剩下的豬肉分了分,給小東他姑姑家幾斤,給老馬哥家幾斤,給狗蛋哥家幾斤,還剩下了好多。

    天氣漸漸地暖和以後,剩下的豬肉,肯定留不了太長時間,老張隻好又到楊掌櫃家的百貨店,買了三個銅闆的海鹽,把肉放進門口的大缸裡,腌制起來,就不怕壞了,留着以後慢慢吃。

     一切準備妥當,是日近午,老張煩請楊媒婆,帶着小東,還有小東的姑姑和姑父,作為男方家長委托的代表,來到了村西頭的老李家。

    親家主要的親戚朋友也來了,英子她叔,還有一個小姨。

    小東用一個大禮盒,攜帶着定親的衣料,兩隻豬後腿,還有四塊光緒銀元,提着兩壇子酒,作為見面禮和彩禮,一并放在未來老丈人堂屋裡的方桌上。

    因為是第一次正式見面,小東一副緊張的神情,不敢正眼去瞧和藹的嶽父和勤快的嶽母,進了門坐下以後,兩隻手也不知道放在哪兒,腿也一個勁地哆嗦。

     一個堡子裡長大,又是差不多的年紀,小東早就認識英子,而且十分傾慕。

    在一些偶然的場合也會見着面,但也就是互相認識而已,從來沒有說過話。

    放下禮物,趁着大人們說話的間隙,他偷偷地瞄了一眼英子,隻見英子羞怯地坐在屋裡的炕沿邊上,臉上紅撲撲的,一副幸福的眉眼,也偷偷地斜視着小東,一言不發。

     親家制作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由英子的長輩相陪,小東的姑姑和姑父入了席,上炕,拉呱,唠嗑,說着客情的話,贊揚着英子的勤快、明事理,叙說着小東的老成持重,是莊稼地裡的一把好手。

    同時,親家母還煮了一大鍋面條,一碗一碗地盛起來,澆上肉、蘑菇和木耳制作的鹵子,分送給左鄰右舍,還有看熱鬧的小孩子。

    吃面澆鹵,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奢侈的事,并且以此告知鄰居街坊,自己的大閨女英子已經定親了,已經有了人家了。

     小東作為未來的新婿,是男人,可以上炕吃飯。

    他在炕上胡亂地吃了一點飯,沒有喝酒,菜也沒大動,就說飽了。

    看到自己未過門的媳婦英子,仍舊坐在炕尾邊,他趕緊走過去,殷勤地小聲說了一句:“英子,你也吃飯。

    ” 英子沒敢擡頭,見到小東,臉“唰”地一下子就紅到了脖根。

    她怯怯地回答:“我、我不餓。

    你去吃吧。

    ” 這是小東第一次正面看英子。

    雖然堡子不大,這些年來,因為年紀相仿,彼此認識,甚至互有好感,偶然也會在路上遇見,或者在地裡幹活的時候,也能遠遠地望到熟悉的身影。

    但是因為少男少女的羞怯,還有傳統的禮法,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甚至也沒敢正眼瞧一瞧對方到底長得什麼樣。

     這真是一位好看的閨女,賊漂亮!紅紅的臉蛋,筆直的鼻梁,一對忽閃着的大眼睛,仿佛會說話。

    英子穿着一件藍色碎花的棉衣,緊身合體,凹凸有緻,就像是貼在身子上一樣,樸素而大方。

    下身着黑粗布薄棉褲,沒有絲毫臃腫之感,腳上穿了一雙自己做的單布鞋,淡橘色的鞋幫上面,還繡着一朵綠葉牡丹。

    一雙烏黑的大辮子,梳得整整齊齊,一根舒服地耷拉在胸前,另一根則自然地分垂在背後。

    她就那樣靜靜地坐在炕沿邊,目不斜視,樸實安靜,就像是一碗水。

     小東兩眼看得發直,仿佛是在做夢一般。

    他真想與英子好好地唠唠嗑,甚至親近親近。

    但是,面對着一屋子的人,他不敢。

    定了親以後,就是一家人了,有得是時間。

    過一天,找個晚上,約上英子,一塊到堡子西邊的泡子邊去玩,再唠嗑親熱不遲。

    他深情地看了一眼英子,微笑了一下,趕緊又縮了回去,去陪丈人爹和姑父。

    還沒有正式成親,他不願意讓老丈人家認為自己輕浮不正經。

     吃飯的間隔,親家兩口子又翻出了家中的黃曆,與小東的姑姑和姑父,商量着兩個孩子成親的日子。

    必須選一個好日子,吉利。

    最後定下來,半年以後,也就是農曆的九月二十八,是黃道吉日,适合嫁娶。

    到了那時候,大秋也基本收完了,又到了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