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國方面的書是最能引起人們閱讀興趣的,尤其是小說《三國演義》。無論是小兒書,還是由原著改編的現代白話本,都可以培養人們的閱讀習慣。而文白相雜的原著更是一本學習漢語最好的教材,它有豐富的語彙,精彩生動的語句以及宏大的叙事結構,對重大曆史事件的描寫和英雄人物的刻畫,精彩紛呈,令人不禁拍案叫絕,也确實是學習曆史和文學的入門讀物。
三國故事,千百年來被人們傳唱着。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三國這段曆史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可以說,三國故事的普及真正做到了婦孺皆知,家喻戶曉。三國是中國曆史上特殊的一個階段,那是一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宋朝的大文豪蘇轼、辛棄疾等人不惜筆墨描述三國的曆史,不吝辭藻讴歌三國的人物,留下無數的絕妙好辭。而到了明代,小說《三國演義》的問世,使三國故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普及,成為戲曲最好的素材,它被直接搬上舞台,讓三國的故事深入底層,深刻影響着中國的民間社會。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已經成為了民間的精神偶像。
因為喜歡“三國曆史”和小說《三國演義》,所以看了些這方面的書籍,看的多了,自然在腦海裡就不斷産生要寫一篇讀三國的長篇心得。近來又讀了些有關三國方面的書,自以為積累了些知識,就抑制不住寫一個讀三國筆記的沖動。當再次激活了我要寫作讀三國筆記的靈感之後,我便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業餘時間投入其中。我覺得這對于我這樣一個喜歡三國曆史的人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有關三國曆史的電影、電視節目都已經很多很多了,但是我寫這個讀書的心得,不是自不量力的做學問,而是随想随寫,可以叫做讀三國随想,故本書最終定名曰《讀三國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