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是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的一大特色,兩漢是外戚政治的黃金時期。随着王朝統治地位的不斷鞏固,皇親國戚的勢力也随之逐漸形成,成為統治階層龐大利益集團中的一員,尤其是老皇帝死後,在國無長君的情況下,太後的娘家人通過裙帶關系紛紛操弄權柄,成為利益集團的中的掌門人,主持利益的分配。同時,外戚們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将大頭分到自己的手裡,所以出現分贓不均的現象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宮廷鬥争、宮廷政變等種種窩裡鬥的節目不斷在中國的曆史舞台上上演!
在古代專治政治激烈的窩裡鬥的節目中,除了各種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外,外戚與皇族之間的鬥争也是窩裡鬥的一大看點。皇族們跟外戚發生沖突不是因為别的,而是利益,不管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到底就是因為外戚拿走了大頭,掌握了權柄,這本來屬于皇族們的東西卻被外姓的人把持着,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這些人不管祖上是幹什麼的,但是隻要現在是皇族就無不自以為是天生高人一等的天潢貴胄。他們認為,權力、國家及榮華富貴都是屬于他們一家一姓的,豈容旁人染指,即使親戚也不行,窮親戚更不行,所以外戚與皇族的矛盾有時候很難調和。但是無論如何,外戚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在漢代早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簡直牢牢的跟整個王朝的命運捆綁在一起。漢代開國皇帝劉邦的妻族呂氏家族開啟了皇族與外戚窩裡鬥的先河,之後皇族的勢力和外戚之間勢均力敵,此消彼長。強勢的君主在位尚可維持皇家的權威,稍微弱勢的君主或者幼主在位,外戚的勢力就會很快擡頭,因此在前漢的曆史舞台上就是皇族與外戚唱的一出“楚漢相争”,最後以外戚王莽吞掉前漢而落幕!
後漢雖然是皇族子弟劉秀所創立,但跟前漢并無直接的繼承關系,因為劉秀不同于漢文帝是通過宮廷政變的方式登上帝位,而是獨立創業,實際上是另起爐竈。但是在後漢的曆史舞台上同樣上演了外戚與皇族争權的政治現象,且愈演愈烈,以至于宦官很快登上了後漢窩裡鬥的舞台。宦官是中國古代專制帝王荒淫無度的産物也就是那些荒淫的統治頭目們綠帽恐懼症發作之餘的發明,這種将男人閹割的非人道行為完全制度化,是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的怪胎,代表着中國古代專制政治最醜陋最黑暗最可恥最殘忍的一面,一直延續至千年之久,直到辛亥革命之後随着封建專治帝制的覆滅而禁絕!
何進在成為東漢朝廷大将軍的時候,形勢本來是朝着外戚的有利方向發展外戚何進完全掌握大權,且與士族結成了聯盟,勢力大增。然而宦官不管多麼嚣張,他們還是附在皇帝這張皮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時皇帝已死,主少國疑,因此形勢極不利于宦官集團!
其實,宦官的出現不過是統治集團窩裡鬥的升級版,後來士大夫的加入不過是這場惡性鬥争的二次升級,以至于到了後漢後期形成了宦官外戚士大夫鼎足而三的局面。尤其是在後漢後期的舞台上,簡直就是外戚宦官士大夫三股勢力合唱的一出“三國”,這三股勢力并不是後漢朝廷的三駕馬車,而是三匹劣馬在同槽争食,互相撕咬,或者是三匹劣馬拉着一輛即将散架的老爺車,到了懸崖的邊沿而不知止步,還在一味的撕咬,直到同歸于盡!何進這位皇帝的窮親戚,本來說是幸運的,位極人臣,一步登天,但不管怎麼說,有權力不能代表有能力,何況處在大黑暗時代的後漢末期,所以何進注定要成為後漢朝廷的最後一個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