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呂布

首頁
    在漫長的帝王專制時代,亂世與治世循環往複。

    其實所謂的治世不過是假象,亂世才是真相,治世多半是禦用文人吹出來的肥皂泡。

    其實禦用文人所吹捧的天下大治,不過是大人物們的窩裡鬥不是那麼的厲害,内部分贓相對均勻,掌握支配權的頭目相對強勢,還沒有人敢跳出來挑戰其權威罷了!沒有上層激烈的窩裡鬥,社會就不會出現大的動蕩,百姓自然也不會遭魚池之殃。

     雖然統治集團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窩裡鬥上,但是在窩裡鬥如果還沒有到圖窮匕首見的時候,小部分的精力還是會用在國計民生上。

    當然,所謂的國計民生不過是防民之術的别名罷了,沒有統治集團及其附體于其上的各級官僚集團的幹涉和瞎指揮,各行各業反倒能蓬勃發展。

    而所謂的天下大治不過是上層窩裡鬥趨于緩和,上層的互相撕咬隻要不是你死我活,乃至于不惜發動内戰,底層就不用為高層窩裡鬥不斷升級帶來的種種禍患買單了。

    但是那所無所不在的盤剝并沒有因為治世而稍有減少,人民不過是暫時坐穩了奴隸,而亂世自然是想做奴隸而不可得! 任何一個王朝,凡是能度過王朝的瓶頸期,它就能延續下去。

    但任何一個王朝都是有壽命的,每到王朝的末期必然會出現動蕩,不管以何種方式出現,動蕩動亂總是在所難免。

    正如一個人年紀足夠老的時候,一定是要死的,不管是何種死法,該來的還是會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沒有長生不老的人,正如沒有永遠的權貴,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外戚與宦官這兩派鬥的同歸于盡之後,後漢政權成為了各地軍閥哄搶的肥肉,老百姓又回到了想做奴隸也成為了奢望的時代!各地軍閥和官僚集團想做奴隸主的野心紛紛被激活,你搶我奪,都想發一筆國難财。

    董卓第一個撿了便宜,幾乎與董卓同時在這場大亂中露面的丁原卻一無所獲,他的部下呂布自然也難有出頭之日。

    在并州軍閥丁原賬下一直不得意的呂布,恐怕早有了跳槽的心。

    呂布在丁原的賬下,丁原不能用其所長,使得呂布深感英雄沒有用武之地。

    本來呂布是以武力見長,在丁原賬下卻充當主薄之職,這顯然是個文職,與其所長不對口。

    所以隻要有機會,以呂布極端利己的為人是毫不猶豫的背叛他的上司。

    呂布在三國的曆史舞台上也有過一段叱咤風雲的歲月,甚至比他的兩任上司董卓和丁原都活躍,足見此人也不是個省油燈盞。

     董卓在控制了後漢的洛陽朝廷之初,他擔心軍力不足以威懾其他諸侯及洛陽的官宦集團,到嘴的肉随時都會被人奪去,全靠使詐蒙哄過關,直到收編了何進兄弟的部曲軍力才得到補充。

    而呂布及其并州軍的來投,使得涼州軍閥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