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呂布

首頁
    兵力大大增加,這是他敢在洛陽城裡肆無忌憚的資本,從此呂布登上了三國的曆史舞台。

    在這裡呂布扮演了一個助纣為虐的反面角色,當然,呂布在三國的曆史上,本來就算不上正面人物。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曆史上的政治人物很難判定所謂的好人壞人,很難說哪個是正面人物哪個是反面人物,隻有成功人物和失敗人物。

    就人物的好壞來說,沒有誰比誰好,隻有誰比誰更壞。

    不過畢竟還是有個基本的道德标準,尤其在是大是大非問題上。

    有些時候形勢比人強,成功不一定是屬于順勢而為的人物,但是逆潮流而動的人物一定是失敗者,倒行逆施的董卓注定要失敗,助纣為虐的呂布也注定不會成功! 呂布在三國曆史上的評價多是負面的,這當然跟他反複無常的為人有關。

    為了投靠到董卓的陣營裡有一席之地,他不惜殺丁原向董卓表忠心,可以說他是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在道德上是無可恭維的。

    後投靠到董卓賬下又殺了董卓,成為反複難養的小人,在道德上輸的一塌糊塗,這也是很多人譴責呂布的原因。

    其實這些不一定是呂布失敗的主要原因,“反複難養”四字評語也有人用來評價劉備。

    曹操也有殘忍嗜殺的一面,但是曹操劉備都是三國曆史舞台上唱主角的人物,而呂布隻能扮演一個武打小生的配角,這恐怕跟呂布的短視有很大的關系。

    呂布看到隻是眼前利益,董卓得逞一時就以為董卓可以成功,所有的人都不看好董卓,逃出其魔掌唯恐不能,隻有呂布積極投靠。

     實際上,呂布和董卓最終反目甚至殺死董卓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董卓積極拉攏呂布是初到洛陽的時候,本來是想在外戚宦官窩裡互鬥的過程中撈一把,沒想到後來的收獲比他期望的多得多!這是董卓在野心的驅使下冒的一次險,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竟然用三千人馬忽悠成功。

    但是董卓進入洛陽畢竟還是勢單力薄,等得到呂布這樣的一個強助,他的勢力就大增,也就是說,董卓呂布的聯盟一開始就是很脆弱的! 在洛陽,是董卓和呂布的蜜月期,二人情同父子,董卓給呂布加官進爵,呂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随着董卓權力的不斷鞏固,尤其西遷長安後,呂布在西涼将領中難免會受到排擠,并州跟涼州軍很難相處。

    而董卓不過是個土皇帝,卻有着其他帝王都有的脾氣,刻薄寡恩,殘暴嗜殺,卸磨殺驢。

    呂布雖然在西涼軍閥集團裡地位很高,但是卻與董卓的私人保镖無異,且董卓脾氣暴躁,極難伺候。

    伺候這樣的人有伴君如伴虎的壓力,何況呂布也不是什麼善類,兩隻嗜血的猛虎在一起遲早會咬死對方的,所以才會出現後來呂布與士大夫聯合除掉董卓的那一幕!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