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允為首的士大夫集團,戰鬥在剪除兇暴的第一線,擔負起重整朝綱,安定天下的重任。
忍辱負重,很技巧的将一柄利刃悄悄的插入敵人的心髒,終于從内部攻破了堡壘,度過了西涼軍閥黑暗統治的漫漫長夜!就這樣,野蠻殘暴的西涼軍閥董卓沒有蹦跶多久,就遭到了現世報,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
董卓被除,受夠了董卓恐怖統治的滿朝文武感到一身輕松,再也不用在董卓的淫威下戰戰兢兢生活了,受西涼軍之害最深的長安百姓聞訊也一緻慶賀。
董卓暴屍東市,普天同慶,百姓争相鞭屍,殺人如麻的董卓由于其軀體肥胖流油,被點了天燈。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董氏家族的其他成員因為董卓的關系封王封侯,董卓覆滅,董氏家族全部被屠殺。
昨日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今天就不問老幼像豬崽一樣被拉出去殺頭,第一個登上三國曆史舞台的軍閥就這樣在一片唾棄聲中覆滅。
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讨伐董卓未取得的任何實質性的勝利,聲勢浩大的軍事行動不及一次小小的兵變,最後卻是在以王允為首的士大夫集團的手裡取得勝利。
後漢的政權長期被外戚宦官操弄,最後落到西涼軍閥手中,備受蹂躏,現在回到了社會健康力量士大夫的手裡。
人們仿佛感到嚴冬過去,春天到來,政治解凍,告别黑暗,出現黎明的曙光,社會該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了。
那麼士大夫上台是不是意味着天下從此安定下來,希望就在眼前嗎?
然而形勢的發展不容過早的樂觀,王允其實名不副實,所謂王佐之才不過浪得虛名。
此公并無安定天下的智慧與胸懷,不過是一個狹隘的偏執的政客罷了。
權力的魔杖讓人瘋狂,在古代帝王專制時代,人治下的這根魔杖足以腐蝕人性,哪個掌握了權柄的人不想過把瘾?董卓這樣的大流氓固然過把瘾就死,而王允這樣的政客一朝權在手,董卓身上的“過把瘾綜合征”同樣也會在王允身上發作!
王允在聯合呂布除掉董卓後成為了長安朝廷的實際執政者,但是在收拾除掉董卓之後的局面暴露了其狹隘偏執的性格,處理善後事宜任性傲慢,自以為關東群雄的千軍萬馬都消滅不了的董卓,他運籌帷幄,在虎狼窩裡就一舉除掉兇神惡煞的敵人。
于是他開始居功自傲,疏遠昔日一起謀劃除董的同志,有失衆望。
尤其在對待董卓部将的問題上,是除惡務盡趕盡殺絕還是安撫赦免。
王允在兵變之後,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遲遲不肯下達赦免西涼軍其他部将的命令。
此時董卓被誅,董卓的女婿牛輔也被人謀殺,董卓的嫡系知道大勢已去,表示願意投誠,請求長安朝廷赦免。
王允以一年不可有兩次大赦為由拒絕發赦免令,搞得西涼軍人心惶惶,都為自己的性命擔憂!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董卓怎麼說也是西涼這塊地面上叱咤風雲的人物。
此時董卓雖然被誅殺,西涼軍群龍無首,但是強悍的西涼軍的戰鬥力還在,狗急尚且跳牆,何況是狼。
逼急了這些虎狼之徒,他們肯定是要操家夥造反的,所以當務之急應該是安撫這些人,朝廷新定不宜激起更多的叛亂。
然而王允唯恐西涼軍不反,而殺了無辜的蔡邕後導緻西涼軍下定決心再次殺回長安,正是王允狹隘任性使得稍微穩定的局面完全陷入了混亂,讓長安朝廷再次陷入李傕郭汜為首的西涼軍閥手中。
董卓野蠻殘暴,他的手下更不會好到哪裡去,長安的朝廷進入了比董卓更黑暗的後董卓時代!
蔡邕就是漢代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親,是當時很有名的學者,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連董卓這樣的人都很仰慕他。
西涼軍初入洛陽董卓拉攏士人,蔡邕在宦官外戚窩裡鬥最激烈的時候就已經厭倦了官場,他再也不想參與到利益集團内部勾心鬥角中去了,所以他隻是個單純的學者,隻想做學問,不關心政治。
但是有時候你不關心政治,政治會來關心你,蔡邕這樣的大學者想躲也躲不過!
因為蔡邕是名人,董卓初入京師需要這樣的人給他臉上貼金,于是想請蔡邕出來做官。
蔡邕本來就不想再參與政治了,何況是董卓這樣的貨色,他更加不願意去了。
但是董卓強請,威脅要滅其九族,蔡邕被迫無奈隻好出來做董卓控制下的朝廷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