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揚主公用兵如神。
莊公異常興奮,喝着美酒,品嘗着鹿肉熊掌,他想炫耀下自己指揮這場戰争,但是作為這場戰役的主帥他其實至今還糊塗,不知道怎麼打赢的這場仗,要是其他武将随他出征定會替他大肆宣傳,但是曹刿不會拍馬屁,他自個又不好意思編。
他雖然想要繪聲繪色的講一番戰勝的經過,但是不知道戰勝的原因有哪些。
當然他不能表示自己還糊塗着呢,而是要這場戰役的參謀曹刿給大家講講取勝的原因,似乎很器重曹刿,和藹的語氣,贊賞的目光,當然也不全是作僞,再糊塗的國君也是愛才的。
其他學者大臣将軍,早已打翻了醋瓶,妒火中燒,一臉不悅之色。
曹刿說兩軍相逢勇者勝,但是一支軍隊,他們的勇氣隻有投入到戰争中才能發揮,敵軍第一次擊鼓的時候是彼戰鬥的最佳狀态,積極求戰,第二次擊鼓敵軍的勇氣相對減弱,第三次敵軍完全失去了勇氣,求戰之心全無,而我軍也同樣求戰心切,彼軍的次次進軍使得我軍磨拳搽掌,勇氣力量凝聚一次爆發,待彼軍勇氣盡失之時正是我軍勇氣達到高潮的時候,所以将彼軍一舉擊潰。
但是齊國是大國,我們在即将取得的勝利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所以察其撤退的車轍,防止彼軍有埋伏,但我看齊軍撤退留下的車轍淩亂不堪,隊伍丢盔棄甲,旗幟不舉,一片混亂,不成隊形,确定彼軍确敗無疑,所以才追擊!
還沒等曹刿講完,莊公就大聲喝彩,誇獎曹刿是難得的将才,其他學者和将軍,卻越發嫉妒了,簡直恨曹刿入骨。
但是主公誇獎喝彩,他們也隻能跟着附和,盡管如此,喝彩的聲音卻很勉強,更像是在喝倒彩,曹刿隻當沒有聽見,而是繼續向莊公進言,他說現在齊軍雖然受到挫敗,但是并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打擊,還是會重整旗鼓進攻我國。
我們現在大肆慶賀勝利未免過早,現在除了賞賜慰勞将士,當務之急還是要遣使與齊國修好,約為兄弟之邦。
我軍雖然取得暫時的勝利,但是齊國畢竟是大國,齊桓公又有王霸之志,在當下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小國想要生存必須要與四鄰修好,尤其是齊國這樣的大國。
戰争最終的目的還是求和平,現在趁我軍勝利,跟齊國談判就容易多了……
衆大臣學者和将軍,正在對曹刿嫉妒和痛恨,聽到曹刿說齊國是大國,魯國是小國,正好抓住這句話,大做文章,大肆攻擊,于是一時之間慶功宴上一片混亂,胖的瘦的,秃頂的和不秃頂的都停止了咀嚼美味,群起而攻之,大聲斥罵曹刿是齊國間諜,是内奸,上綱上線,大帽子紛紛飛來。
罵着罵着幾個将軍大聲招呼衛士,下令拿下曹刿。
如此陰險的内奸,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壞蛋,惡毒攻擊國家,動搖國本的鄉巴佬,現在不殺更待何時,立即拉下去斬首示衆。
衆衛士如狼似虎,撲上來将曹刿抓起來,曹刿大聲叫道:“無罪,容臣把話說完!”
衆位大臣學者和将軍紛紛對莊公說,不能讓他妖言惑衆,趕緊殺。
莊公沒有了主意,不知道聽誰的,任由衛士将曹刿綁起來。
此時那個比較瘦而不秃頂的學者,正是他建議莊公釋放無辜,平反冤假錯案,向民間求賢,也可以說他是長勺之戰的第一功臣,見識在其他學者之上。
他大聲叫道:“且慢動手,此人有勇有謀,忠誠可嘉,若殺此人是寒了國人的心,剛收拾起來的人心即将散去,敵軍再來,誰還再去效命?何況殺了此人,敵軍再來,文臣都是保妻子之臣,無計可退敵,将軍屆時又有貴恙,誰來保衛我邦!”
莊公才恍然大悟,下令放人。
衆将軍學者開始攻擊那個比較瘦而不秃頂的學者,說他吃裡扒外,還是不是跟我們同殿為臣的了,繼續勸說莊公立刻殺曹刿。
莊公大怒,拔出佩劍喝道:“都是你們這幫無恥小人,濫污匹夫,誤國害民,險些讓寡人自毀長城,背上害賢惡名。
一切都按照瘦而不秃頂的學者和曹刿的建議辦理,再有進讒者立斬!”
衆大臣學者和将軍果然害怕,隻得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仇人曹刿被放了,很不情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所幸沒有影響食欲,繼續開始吃喝,但是臉上有恨恨之色,想是心中在詛咒那個比較瘦而不秃頂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