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五十金钗”

首頁
    回家得經過古鎮,我到了鎮上,聽說因為縣革委會主任陳知筆的後台陳伯達在廬山會議上“栽了跟鬥”,全縣城鎮“拆房種糧”的工程業已結束,去山區的人們陸續回了城,有的工廠又開工了。

    我想去看看竹器廠的黃老師傅還在不在,進了竹器廠看見黃老師傅與陳“狗頭”在一起商量着什麼,黃老師傅一見我就對陳說:“好了,讓他試試看,說不定有辦法。

    ” 我問到底是什麼事,陳廠長(背後我還是叫他“狗頭”)說:“黃師傅做了幾個很有特色的竹編工藝品去廣交會展出,沒想到老外一下子訂了幾十萬套,而且今後每年都要貨,要是能完成,可以安排幾千個工人就業呢。

    可黃師傅說他從來隻是自己摸索着做,不曾帶過徒弟。

    你先試一下,如能編得像黃師傅的樣品那樣,你來帶徒弟準行。

    ” 我看了一下黃師傅的圖案,便蹲在地上編了起來。

    剛織出一個“雙喜”字樣,陳廠長已經叫起來:“你行啊,比黃師傅還快!”問我能不能帶徒弟,我說:“編個口訣也許能行。

    ”陳大喜過望,立即對我說:“招五十個徒弟讓你帶,兩個月内他們做的産品按給黃師傅訂的工價算給你”。

    我應承了下來。

     竹器廠大量招收學徒的消息當晚就傳遍全鎮,剛剛偷着回城的青年們幾乎都報了名——這直接促使知青們回城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陳“狗頭”從中挑選了一百個,男女各半。

    男的讓黃老師傅帶着學“破竹”、“修篾”等,女的都成了我的徒弟。

     陳要我“特别關照”幾個人:縣外貿局局長的女兒黃錦繡;鎮“革委會”副主任的親戚陳艾青和陳艾巧姐妹倆;蔬菜大隊支部書記的女兒秦霓……“市管小組組長”黃立忠竟然也厚着臉皮求我“開後門”讓他女兒進來,也許他壞事幹得太多,已經不記得搶走我的竹制品這件“小事”了。

    我看到他的嘴臉就反感,但還是領着他的女兒黃冰冰到陳“狗頭”的家裡,陳以為是我的親戚,當場就答應了,并把一個“互不相幹”的女青年借故辭退掉。

     五十個女學徒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長得漂亮的,也有長得“不怎麼樣”的,大多數年紀比我小一點,但也有比我大的。

    《紅樓夢》中賈寶玉有“十二金钗”伴着,我現在竟然擁有“五十金钗”了! 一個“大老爺們”鑽進這個“女兒國”裡,聽她們整天吱吱喳喳地叫着鬧着,耳朵幾乎要聾了。

    我先讓她們背剛編好的口訣“一三五,五三五,五三斜,斜斜斜……”,然後示範給她們看,再“手把手”地教她們編織。

    有的人三天就學會了,有的直到兩個月培訓結束時還是記不住口訣。

     我早已聽過孔夫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傳說,有意識地先讓“悟性”高的人盡快學會,然後又承諾“領到工資時給你們一半”,提高她們的積極性;“悟性”差的人就随她去了。

     秦霓長得不算特别漂亮,卻聰明絕頂,第一天就自己編出一個“雙喜”圖案,第二天已經能獨立編織(為我也為她自己賺錢),而且還有一個跟我一樣的興趣——猜謎語,解“智力遊戲”題,這是我們倆“特别接近”的一個原因,而她自然也成為同性們一緻攻擊的目标。

    我全然不知就裡,與她“推心置腹”交談,卻無意中種下惡果——有一天談得正歡,我說出一句“要是我們天天在一起該有多幸福啊!”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秦霓誤會了我的意思,以為丘比特之箭已經射向她了,從此以後每一次見到我都會臉紅一陣。

    其實我隻要想到秦霓的爸爸是一個大隊的支部書記,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追”她的! 黃錦繡也是“悟性”較高的一個,身體佼好,據說在學校中就是公認的“校花”,不愧是外貿局長的千金,言談中總能顯示出她“高貴”的出身和涵養。

    她最不喜歡女孩子們整天談論衣食住行等等“雞毛蒜皮”的事,而樂意同我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大道理”。

    有一天對我說她爸爸想“見見”我,我跟着到她家裡“造訪”,很随意的幾句話就已“深得”局長的“賞識”,還同他下了一盤中國象棋,又吃了黃錦繡“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