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政協委員

首頁
    省政協突然“邀請”并通知我到省裡參加“兩會”,我到了省會,看到政協委員們分住在幾個賓館裡,不知道自己屬于哪個“界别”的,心想應該是“青年”界吧,因為自己是省青聯常委,到“青招”門口看了半天,沒有我的名字;又到“省科技賓館”找,因為我也是“省科協常委”還有什麼“省化工協會常委”,還是沒有;想想也許是“工商聯”界吧,到工商聯委員住的賓館,還是找不到。

     我想,也許“通知書”發錯了,回家吧。

    到車站買了票準備走的時候,碰上省“鄉鎮企業局”局長,打了個招呼。

    局長問:“你既然來了怎麼又不參加會議了?” 我說:“好像沒有我的名字。

    ” 局長笑着說:“跟我走吧,農業界的。

    ” 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還在“農口”。

     住在全省最高級的賓館裡,卻一點也不輕松,看到賓館外威武雄壯卻對我們彬彬有禮的警衛戰士,我覺得像是住在監獄裡。

     吃過晚飯,我同幾個委員出門溜達,剛走出賓館大門,就被一大群人圍住,有的竟跪在地上,手拿“狀紙”,對着我們大喊:“清官大老爺,請給我們伸冤吧。

    ”路邊突然闖出一群便衣把這群人轟走了。

     我們幾個人面面相觑,“溜達”的興緻全沒了,折回賓館看電視吧,也許還能看到自己的“光輝形象”。

     第二天參加政協會的開幕式,會上宣布一條紀律:為了委員們的安全,請大家盡量少出門,以免“惹事生非”…… 第三天,政協委員們要列席參加人大會,聽省長的“政府工作報告”。

    兩會代表坐了二十幾部豪華大巴浩浩蕩蕩地從省會最繁華的地段通過,前後是呼嘯着的警車和大官們乘坐的小車,我在車上看到四岔路口被交警攔下來站着“看熱鬧”的行人,問身旁的一個委員說:“你注意到路口那些行人的眼色嗎?” 那委員說:“他們羨慕我們,希望有朝一日也像我們一樣風光風光。

    ” 我說:“他們想起了封建時代官員們出巡時的鳴鑼開道、肅靜回避,我覺得他們都用仇視的眼光看着我們。

    ” “為什麼?” “你想,他們各有各的急事,有的急着上班,有的急着回家,說不定有人急着抓藥給家裡的病人醫病呢。

    ” “你真會聯想,那是他們的事,跟我們無關。

    ” “假如不是我們要開會,他們就不會被騷擾。

    ” “我們開的可是全省最最重要的會議。

    ” “我想,我們不開會,他們可能會更高興。

    ” “政協”裡真的是人才濟濟,據說境外的記者們更喜歡“采訪”政協委員,因為他們比較敢說“真話”,“消息”也更多更廣。

    我們私下裡交流着各地真正的“新聞”,還有官員們的“奇聞轶事”,更多的是各種各樣政治笑話,這些都是以前在“下面”聽不到的。

     有一天用餐的時候,舒婷、我和丁仃(畫家)同桌,邊吃邊聊天,丁仃突然盯着舒婷的臉說:“我出一個謎語,你來猜。

    ” 舒婷說:“好,你出吧。

    謎面?” “‘你嫁給我’。

    猜一種文學形式。

    ” 舒婷笑了:“‘詩配畫’嘛,這難不倒我。

    ” “兩會”開了十幾天,天天吃山珍海味,住高級賓館,中間的“星期天”還放假休息。

    我覺得這是浪費錢财,也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就在小組讨論會上提出來,許多委員都笑了:“吃好住好有什麼不好?你以前吃住有這麼好嗎?現在‘兩會’隻開十幾天,以前要開二十幾天呢。

    ” 我還是寫了一個提案“關于‘縮短兩會’開會時間之我見”交上去,第二年“兩會”果然隻開七天,中間的星期天也不“放假”了。

     一位資深的“老委員”告訴我:“你寫提案一定要先考慮清楚,如果你提的意見剛好是當官的正想要辦的,你的提案就‘很有價值’,雷厲風行地辦理;如果你提的意見同當官的相左,或者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或者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你就是聯合幾百個委員一起提也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 我說:“我們如果都這樣做的話,豈不是為虎作伥?!” “老委員”詭異地說:“那也未必。

    ” 跟我住在同一個房間的政協委員姓戴,是省農委主任,這一年剛好六十歲,之所以當政協委員是因為他很快就要退休了——這是我聽别的委員說的。

    戴主任家住省城,隻有午休時同我作伴。

    這一天午飯後,我剛睡下,被一陣異常的響聲驚醒,睜眼一看,旁邊床上的戴主任臉紅紅的,很不正常,我問他哪兒不舒服,他掙紮着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小本本,讓我翻開扉頁,上面有他家裡的電話。

    我同時打了120和他家裡的電話,一會兒他太太和醫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