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龍涎香

首頁
    回時都是血淋淋的——好像被什麼利器刮傷了。

    後來我們的手套上橡皮手套再伸入“打撈,”從四個胃裡總共取出四十六對章魚的喙,說明這頭抹香鲸在死亡之前吃了四十六條大章魚!章魚全身都被強酸性的胃液消化掉了,而這堅硬的角喙不被消化,但被腐蝕得像一把把鋒利的刀片,把我和黃教授的手切得百孔千瘡,血流一片。

     抹香鲸是人們心目中的“龍”,這一年又是龍年,解剖抹香鲸的地點在一個剛好叫做“龍村”的村子外,村民們開始議論起“龍年殺龍不吉利”的事,不讓我們在這裡解剖抹香鲸了。

    我們趕緊聯系廈門港務局,請求支援。

    港務局派來了一條駁船,花了一天時間才把已經解剖開的鲸搬運到鼓浪嶼海邊一個沙灘上,正準備開刀解剖時,當地居委會又來阻擋,說是市民們反映臭味熏天污染了他們的環境。

    沒辦法,我們隻好再一次把死鲸拉到駁船上,開到海滄大橋下。

     數萬個市民圍觀我們的工作,有人建議稱一下這頭鲸有多重,我們覺得有道理,又去調動起重機前來稱鲸的重量,岸上的人們都在給孩子們講“曹沖稱象”的故事。

    實際稱量後,這頭鲸去掉内髒、幾天的失水後還有四十八噸重,估計解剖前應該有六十噸左右——這是至今為止全世界有文字記載的最大的鲸!比科學家們能夠想象的最大的恐龍——霸王龍還大! 海洋所有位專家摸着鲸的牙齒說,這鲸大約有七十七歲了——這也是至今為止人類看到的最老的鲸! 這頭鲸是怎麼死的?——我們解剖到鲸的脖子時,謎底開始揭開——這鲸的頸椎有個直徑二十幾厘米的圓洞,估計被炮彈或魚雷打中是鲸的死因,由于這段時間海峽兩岸正處于“敏感時期”,這條真正的新聞隻有我們幾個與鲸親密接觸的人員知道。

     連續幾天的緊張工作,我們幾個人都累得夠嗆,晚上能抽空睡幾個小時都很難得。

    這一天早晨,我被歡呼聲吵醒,急忙沖過去看,隻見鲸頭噴出一股清澈透明的無色液體,裝入桶裡凝固成白色的蠟,有幾百公斤重。

    我向記者們解釋這就是鲸蠟,抹香鲸用“聲納”代替眼睛探測周圍環境事物靠的就是這鲸蠟的振動——一句話馬上又成了當天全國報紙、電視的頭條新聞。

     幾億中國人最關心的還是龍涎香。

    杭州電視台台長打來電話,說是杭州有市民說自己的家裡有一塊祖傳了幾代的龍涎香,想請專家幫忙鑒定一下,這市民還說,他的祖先留下一種鑒定龍涎香的“土法”:取一小塊樣品在蠟燭火上燒,真正的龍涎香上升的煙可以用剪刀剪成幾段,否則就不是龍涎香,請問這方法有科學道理嗎? 電視台台長每一次講到龍涎香都說成“龍延香”,我想糾正他的錯誤,故意在他講到“龍延香”時點一下“龍涎香”,幾次以後,台長不高興了,說:“你們福建人的普通話怎麼這麼差勁,龍延香竟然念成龍鹹香!” 我也不客氣了,回他一句:“你還是查一查新華字典吧。

    ” 諸如此類關于抹香鲸、龍涎香的問題天天都有,确實有趣。

    我也實實在在的過了幾天“新聞人物”之瘾。

     雖然沒有在抹香鲸的胃和腸裡找到大塊狀的龍涎香,但我把撈到的膏狀物拿回實驗室裡做了大量的實驗、測試,發表了幾十篇論文,抹香鲸産龍涎香之謎終于解開——原來抹香鲸最喜歡吃章魚,消化不了的章魚喙有可能在排出體内的過程中切傷消化道,抹香鲸的胃腸不被切傷的原因是它的膽分泌了大量的膽固醇一類膏狀物質把章魚喙包裹住,然後慢慢排出體内,在排出體内的長時間裡膽固醇一類物質逐漸變成了香料——這就是龍涎香的來曆——科學家們對抹香鲸産生龍涎香的過程到此有了令人滿意的解釋。

     幾年内,全國各地都有人打電話或寫信給我,說是他們家有“祖傳幾代的寶貝”,也有不久前在海邊撿到黑的或者白的有臭味的東西,都寄來樣品給我檢測是不是龍涎香,如果是的話,品質如何。

    我讓幾個助手一個個檢測,果真發現了不少真正的龍涎香,有的确實“價值連城”。

    報紙上隻要出現“龍涎香”的新聞,裡面就一定有我的名字,人們也把我看做是國内唯一的“龍涎香專家”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