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我就已經對同學們吹牛:海水裡雖然隻含有少量的鉀,但海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能夠直接用海水制取二甲酸鉀的話,鉀資源的短缺就不是問題。
但是,在世界範圍内,“海水提鉀”還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至今沒有一家工廠開工。
我組織一個科研小組日夜“攻關”研究、實驗,小組裡的成員也不自信,覺得我們的工作是不是太“超前”了,難度太大——要攻克的可是世界難題啊!
其實我三十年來都沒有忘記曾經吹過的這個“牛皮”,我一直在收集世界各地零零碎碎“海水提鉀”的技術資料,也多次布置我的學生做一些實驗,現在隻是把這些“成果”合并起來,組成一條實際可行的工藝,再布置給科研小組實驗、論證,我的一個大膽想法在實驗後的結果超乎想象,小試中試都獲得了成功,解決了一個長期困擾海水利用專家的問題,終于提出了一個海水提鉀生産二甲酸鉀的有經濟效益的方法,申請了專利并獲得授權。
香港有一個大老闆看到公開的專利後來到廈門,同我談判合作生産二甲酸鉀。
在廈門對面的漳州海邊,一座大型現代化的工廠拔地而起,年産數萬噸飼料用二甲酸鉀。
我又用樟樹葉提取出“樟多酚”加入到飼料裡取代化學合成的緻癌物——人造抗氧化劑。
從此,飼料行業告别了令人談之色變的抗生素與合成抗氧化劑,真正的“放心肉”終于擺上民衆的餐桌。
中央電視台連續十幾天在每晚的“新聞聯播”裡播放廣東、海南登革熱疫情消息,說是已經有數萬個感染登革熱的病例,仍在迅速蔓延之中,在全世界已經造成數千萬感染者,雖然登革熱的死亡率隻有百分之零點幾,但病例極多,是幾十年來造成人類死亡最多的瘟疫,其危害大大超過薩斯(***)、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引起民衆的恐慌。
登革熱是由一種叫做“埃及伊蚊”的蚊子通過叮咬人類而引起感染的。
台灣徐而烈教授來大陸參加“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會”時,在會上說:“台灣南部地區登革熱大流行,打破原來每年維持在300例的以下,發展到6000例以上。
究其原因是埃及伊蚊對殺蟲劑有了高度的抗藥性,對氯菊酯抗藥性高達300倍以上”!也就是說,這種蚊子已經發展成為“超級蚊子”,現有的所有農藥都殺不死它了!
我開始在實驗室裡觀察、研究埃及伊蚊的習性,發現這種蚊子特别怕芳樟樹的氣味,後來又發現除了芳樟葉油、芳樟籽油外,還有幾種天然香料對埃及伊蚊有驅除作用,我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配制了幾百個“驅蚊精油”做實驗,其中有四種精油驅蚊效果最好。
我把這四種樣品寄給南京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确認其中的“牡丹一号驅蚊精油”驅避埃及伊蚊能力最強,而安全度又極高——即使喝一口下去也不會中毒。
于是我們開始大批量生産這種精油給各地蚊香廠、氣霧劑廠、化妝品廠等制成各種劑型産品,市場上散香型、熏香型、噴霧型、塗抹型天然驅蚊産品琳琅滿目,民衆争相購買、儲備,一場驅除埃及伊蚊、抗擊登革熱的“全民戰争”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科技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重大科技成果表彰大會”,會上,潘岩部長在給我頒獎時對參加會議的代表們說:“沒有人能像他研究這麼多領域的問題,發表這麼多文章,出版這麼多著作,開發這麼多新産品,擁有這麼多發明專利,攻克了這麼多的世界難題,帶了這麼多高徒,培養了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幫這麼多的貧困村鎮脫貧緻富,對各行各業的貢獻這麼大——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愛迪生。
”
中央電視台直播的鏡頭立即對準了我,一個記者要我“談一下獲獎感言”,我說:“其實我直到現在還是并不太喜歡化學,也不喜歡化工,我真正喜歡的是數學。
隻是數學太“幹淨”了,沒有“銅臭”,不能當飯吃,在饑餓的年代裡我所做的一切說穿了都隻是為了掙口飯吃,以免挨餓,什麼‘遠大抱負’、‘崇高理想’、‘實業救國’等等都是在有飯吃、吃飽了沒事幹的時候才冒出來的大話。
現在吃飽飯是沒有問題了,我想的是把氣味學整個大廈建立起來,我自己專攻‘數學氣味學’,其它‘化學氣味學’、‘物理氣味學’、‘生理氣味學’和‘心理氣味學’讓那些Followme——跟着我的人做好就行了。
”
那記者又問道:“獲獎了,你覺得首先要感謝誰?”
“我愛人和所有愛我的人。
”
本卷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