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稱謂(二)

首頁
    ound-color:rgb(238,238,238)text-align:justifyorphans:2widows:2webkit-text-size-adjust:autowebkit-text-stroke-width:0px\">  但是,“娘子”、“郎君”并非隻用于奴仆稱呼主人。

    年長者也會叫少年人為“郎”或“郎君”,稱呼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郎”呼之;而稱呼女子則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

    應該是在日常交往中,稱“娘子”、“郎君”以示尊重,所以就變成了通稱。

    稱對方的兒子說“令郎君”、“令郎”,這是現在都還熟悉的稱呼。

       唐宋時,尤其盛行排行,甚至與姓、名、字同等重要,一部分下層民衆或隻有姓和排行,沒有名,更不論字。

    所以很多時候的稱呼是姓加排行,如燕小乙,或者小乙哥之類。

    宋時排行第一,也可稱“大”或“一”。

       年輕男子一般加家族排行稱為“郎”,如“武大郎”、“楊六郎”(據考證,楊六郎其實是其父長子,排行六是家族排行)。

       “娘”是女子的相對應稱呼。

    基本上,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識,一律可以稱為“娘子”,年輕一點的可以稱呼為“小娘子”。

    這裡“娘子”并非老婆含義。

    相熟的,   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如公孫大娘、杜十娘,孫二娘(《水浒傳》中張青的妻子,孫是她本姓,孫二娘等同是名字,并非随夫姓的稱呼。

    ),許多女性沒有名字,這就等同是名字。

    前面提到的媽祖,相傳她的真名為林默,又稱林默娘。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