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關于《為了理想》

首頁
    "ca-4\">愚耕就不謙虛了,覺得如果連他的這部書都沒有資格改名叫《為了理想》那還有哪部書有資格改名叫《為了理想》,再沒有哪部書比他這部書更加是要把現實說清楚,甚至連愚耕最喜歡的曆史演義類書,都不能與之相比,愚耕甚至狂傲地以為,改書名叫《為了理想》,更加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愚耕相信沒有人看到《為了理想》這個書名,還會以為這是一部拐彎抹角、添油加醋說東道西談古論今,雜七雜八的書,愚耕希望有人看到《為了理想》這個書名就會相信這是一部純文學的書,相信裡面的内容純屬真實,無論誰的作品,隻要是動真格的,是要原原本本地把現實說清楚,都有資格取名叫《為了理想》都不妨取名叫《為了理想》,愚耕真希望還有更多更多同樣取名叫《為了理想》的作品問世,有話大家說,大家一起來把現實說清楚。

     愚耕在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之前,首先要給《為了理想》寫一個《引子》,這也是愚耕早就想好了的,愚耕十分重視,寫好這個《引子》。

     其實愚耕在威海的時候,得知他的《一個人的世界》被像扔垃圾一樣扔掉子後,就在巨大的刺激之下,大概寫成了《引子》的底稿,愚耕在哈爾濱又将大概寫成了《引子》的底稿寫了一遍,并當作新聞報料,送往新晚報,過一星期後,愚耕又從新晚報,拿回《引子》的底稿,并寄往《打工》雜志,結果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任何有生命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寫出來的,愚耕更加不會無緣無故寫出一些東西來。

     愚耕用了四天時間,終于在底稿的基礎上,順利地寫成了《引子》,愚耕對《引子》感到出乎意料的滿意,《引子》完全可以算是單獨創作出的一個作品,這是愚耕差不多用三年時間,創作出《放縱情感》,事隔三年後,他人生中第二次創作,愚耕是三年不創作,創作又三年,可見愚耕創作出《引子》是多麼地來之不易。

     《引子》雖然隻有一萬多個字,然而創作思路與《放縱情感》的創作是思路有明顯不同,愚耕不得不老實承認,他有些淡忘了,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愚耕也隻有淡忘了,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才有可能事隔三年後,重整思路,創作出《引子》,都是那麼地自然而然,簡直是一種天意。

     愚耕也想過,要用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将《引子》裡的内容創作成一個長篇,起碼也有十幾二十萬字,愚耕創作成《引子》,才發現他不可能做到,用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将《引子》裡的内容創作成一個長篇,就是硬逼着要他對《引子》進行擴寫,他也擴寫不出什麼名堂來,愚耕不是那種,沒有多少内容也能寫出很多字數來的人,愚耕更不是那種,出去旅遊三天,回來能寫十天感受的人,《引子》裡的内容比起《放縱情感》裡的内容,也不算少了,《引子》隻寫了一萬多個字,而《放縱情感》卻寫了四十萬字左右,天了,如果要愚耕再創作出一部有四十萬字左右的作品,那得要有多少内容寫才行呀,愚耕也翻過幾本厚厚的網絡小說,愚耕很好奇,這些網絡小說哪有那麼多内容可寫,原來那些網絡小說,都是一大把一大把,十分粗糙地把許許多多的内容編進去,怎麼編都可以何愁沒有内容,這哪是什麼内容,實質一點内容也沒有,千篇一律,好像那些喜歡看網絡小說的人,天生就對一些再尋常不過的字眼,有生猛胃口,看一萬遍都不覺得飽,反正愚耕看一遍都覺得飽了,都是些什麼哄人的鬼話。

     愚耕寫好了《引子》,使得他對于要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更加充滿信心,愚耕覺得隻有漸漸淡忘了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創作思路,才會相應增加一些新的創作思路,說得神秘些,就是說,才會有一些新的靈感冒出來,那樣才有可能在抄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做一些修改。

     愚耕以前将《放縱情感》抄寫成《活路》,抄寫成《一個人的世界》一點都沒有做修改,也确實沒有想過要作一些修改,愚耕那時還完全被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捉攝住了,可見愚耕是多麼地尊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