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愚耕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抛棄,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用一種全新的創作思路,将《放縱情感》裡的内容完全創作成另一部作品。
愚耕要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并沒有刻意追求要修改到什麼程度,修改同創作一樣,同樣是一種偶然,可遇不可求,能修改到什麼程度,就修改到什麼程度,還是以抄寫為主。
愚耕通過三年多月的努力,終于順順利利地趕在過年之前,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這種速度,比将《放縱情感》抄寫成《活路》抄寫成《一個人的世界》慢不了多少,可見《為了理想》主要還是由《放縱情感》抄寫成的,但修改的程度确實已經相當可以啦,也确實來之不易,不能說,愚耕将《放縱情感》抄寫成《活路》,抄寫成《一個人的世界》,對于愚耕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就沒有起到一點作用,不能說,這三年的經曆與感受,對于愚耕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就沒有起到一點作用,愚耕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是一種天意。
如果《為了理想》又弄丢了的話,愚耕肯定無法再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為了理想》與《放縱情感》不能算是同一個作品。
愚耕試圖要用一個比喻來表明《放縱情感》、《活路》、《一個人的世界》、《為了理想》之間的傳承關系,比如比喻為一個人的生活中的四個不同階段,比如比喻為一組接力跑比賽的四名選手,但都很武斷,好像《為了理想》一寫出來,就承載了很多使命,不同尋常。
愚耕有了《為了理想》,又可以将《放縱情感》好好地封存起來,隻要《為了理想》沒有弄丢,愚耕就舍不得将《放縱情感》拆封,這也是愚耕将《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愚耕最保守的目标,是希望《放縱情感》與《為了理想》能永遠地流傳下去,在幾乎沒有印刷的古代,好多文學作品不都是靠轉抄流傳下來的,愚耕甚至感到,他還擁有《活路》與《一個人的世界》,幻想着《活路》與《一個人的世界》借用傳奇的力量,流傳下去,以至不朽。
愚耕感到《為了理想》再也很難挑出什麼毛病來,愚耕一點都不去想,他以後還會不會又将《為了理想》抄寫修改一遍,愚耕也舍不得再拿《為了理想》去冒有可能弄丢的風險,愚耕覺得如果不是運氣特别壞得話,《為了理想》應該可以完成,《放縱情感》、《活路》、《一個人的世界》沒有完成的遺願,愚耕對《為了理想》的命運充滿信心,愚耕好奇《為了理想》到底會有怎樣的際遇,愚耕真恨不能一下子就讓《為了理想》有可能碰到的際遇,全都顯示出來,《為了理想》給愚耕帶來了無限想像的可能,愚耕可以肯定,《為了理想》在現實中能夠引領他到意想不到的彼岸,按他的說法真的又有好戲看了,他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起點,愚耕比任何人都清楚,要有行動才有結果,愚耕是個急性子,真恨不能一下子就采取許多許多行動,一種結果出來了不要緊,兩種結果出來了也不要緊,很多很多種結果出來了還是不要緊,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愚耕隻要朝着一個方向努力突破,一切皆有可能。
2007年正月初九,愚耕帶着《為了理想》動身去杭州打工,正月十一也就是2月28号,愚耕到達杭州,當天愚耕就在下沙幸福路某噴塑廠裡,找到了活幹,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