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下去,很有結婚的可能。
但見到父母親大人的态度後,使她難以做出抉擇,也失去了好多勇氣與決心,希望能得到愚耕的理解支持或者教誨指導。
愚耕還從沒有談過戀愛,但自以為對社會上的事情都看得準确,也絕對尊重别人的任何選擇,愚耕想讓妹妹明白,談戀愛絕對是件好事,能夠談得很認真直至談成結婚,那更是好上加好,完全不必在乎人父母親大人有什麼态度,要敢于對抗父母親大人的權威。
哪怕鬧成私奔也在所不惜。
愚耕這種看法幾乎與瓊瑤劇裡的浪漫有得一比。
愚耕還不無羨慕地表示,談戀愛肯定是很幸福的,也肯定免不了會有這樣那樣的痛苦。
幸福也好,痛苦也罷,也隻有妹妹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他不能分享、分擔。
一切還得靠妹妹自己去把握,他以後要是談戀愛的話,才不會在乎父母親大人有什麼态度呢。
妹妹聽愚耕這麼一席話,好象助長了幾分勇氣與決心,深受鼓舞,由衷感激。
大年三十吃中午的時候,也就是吃年飯,家家戶戶都圍坐在餐桌上,團團圓圓,節慶有餘。
愚耕一家五口圍坐在餐桌上,剛吃不久,父親大人突然雄性大發,臉紅脖子粗,直瞪着兩隻眼睛演講似地打開了話匣子,劈頭蓋臉就痛罵妹妹的不是,并聲稱這可能是妹妹在家裡吃的最後一餐飯,明罷着是要用斷絕父女關系來威脅妹妹,咄咄逼人,忍痛割愛。
還沒等父親大人接着往下說,妹妹就哇得一聲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還念念有詞,聲淚俱下,孝女難當,無限委屈。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沒想到父親大人見妹妹哭了,跟着就嗚嗚地痛哭起來。
泣不成聲,痛徹心肺,肝腸寸斷,比妹妹哭得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可思議。
母親大人也免不了掉下眼淚,頻頻唉歎,一聲長一聲短,好不傷心。
愚耕和弟弟當然不會跟着去哭,也不好見言,顧自扒拉着飯菜,難以下咽。
這吃的是什麼年飯。
愚耕實在痛恨父親大人竟如此婆娘氣,妹妹到底做錯了什麼呢,又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留了一頭黃頭發,談了一個男朋友嗎,聽說這個男朋友是江西萍鄉人,又是理發的,可這又有什麼關系,也值得父親大人動這麼大的架勢,強行幹涉,倒行逆施,不折不扣的暴君一個,恨不能唾罵之。
愚耕吃完飯,立即下桌,走到外面去透氣,妹妹與父母親大人之間的戰鬥才剛剛打響,說不定要鬧到什麼程度才能結束,愚耕就是想要與妹妹并肓作戰,也力所不及,幹脆袖手旁觀,倒要看看這事态會如何發展下去,父母親大人又安得是什麼心。
經父親大人癫癫魔魔,喊喊叫叫,聲嘶力竭,怒發沖冠地大鬧一兩個小時,再加上母親大人聲情必茂地從中幫腔助勢。
加油添醋,使得妹妹無從招架,委屈求全,最後不得不由堂姐陪着到街上把黃頭發重新染回成黑頭發,前後曆經生死才告一段落。
真是一人發瘋全家都要跟着發瘋,這又與瓊瑤劇裡的情節有的一比。
這種現實中的合理性比起瓊瑤劇裡那種虛構的合理性,更加荒誕不經,更加不可思議。
整個事态遠還沒有平息,暗潮洶湧,鬼氣陰森,愁雲慘霧,哭哭鬧鬧,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