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妹妹的問題,以為海南島,還不是屬于中國,想去就去呗,就算是當作旅遊還不行嗎,又有什麼大不了的,愚耕不想在妹妹面前裝作對去海南島的想法信心十足,看出妹妹對他去海南島的想法抱有很高期望,心中不勝慚愧,難道非要想到一定能在海南島有好的發展,才決定去海南島嗎。
妹妹雖然不能從愚耕口中得到明确的答案,但已經能夠猜出七八分來,心照不宣,勿庸道破,妹妹同樣一慣對愚耕抱有很深的信任。
妹妹對愚耕的這種想法,也是抱有謹慎的的理解與支持的态度,但也明顯替愚耕擔心,懷疑愚耕産生這種想法,多半是為了賭氣,太過于沖動冒險,何苦呢。
妹妹了解愚耕的為人,并沒有作正面的規勸,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愚耕從來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撞南牆不回頭。
後來,妹妹竟打着哈哈建議愚耕幹脆跟她去深圳好了,反正她那裡有住的地方,可以慢慢找工作,更不必再說,還有舅舅們在深圳,妹妹不想傷到愚耕的自尊,但确實是很認真的,值得愚耕考慮考慮。
結果愚耕想也不想,接口就尖叫着回答一聲:“不去,不去,絕對不去”,愚耕好像早就料到,妹妹會建議他去深圳,随時等着,隻要妹妹提出這樣的建議,就堅決否絕,十分敏感,很不好意思流露出内心的真實感受。
愚耕不是在跟妹妹演那種半推半就,死要面子的把戲,愚耕是真不願意跟妹妹去深圳,愚耕早就預料,父母親大人一定會要求妹妹帶他去深圳,也一定要逼迫他跟妹妹去深圳,父母親大人會以為那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他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隻有這一條路行得通,也很順便,愚耕決不願再次屈從父母親大人的安排指揮,等于是又要把他當作包袱一樣轉來轉去,愚耕對此早已深惡痛絕,視為奇恥大辱,要頑抗到底。
所以愚耕聽到妹妹要帶他去深圳的建議才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哪怕妹妹是出于她自己的意思,主動要帶愚耕去深圳,愚耕也不能有絲毫的松動,欲要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鬥争到最後。
妹妹又想弄清楚,愚耕緣何會如此堅定地予以拒絕跟她去深圳。
愚耕隻好解釋說,他都去過兩次深圳,每次都慘遭失敗,晦氣難消,對深圳完全失去了信心,所以他不願就這麼第三次去深圳,如果他第三次在深圳慘糟失敗,叫他還如何做人,正所謂事不過三,使得他不得不特别忌諱,第三次去深圳,妹妹聽了愚耕這種解釋,勉勉強強若有所悟,不作強求,情知愚耕這是堅持一種做人原則,愚耕隻要牽扯到原則問題,她就說什麼也沒用。
愚耕也小心翼翼地向其他少數人透露說,想到海南島去走走看看,想必父母親大人也早已有所耳聞,卻無暇顧及,姑且不作理論,父母親大人肚子裡肯定早已準備好了一套說法,氣乎不已,蓄心積慮,随時都有可能象戰火一樣被點燃,暴風驟雨般地向愚耕發起攻勢,叫愚耕無從招架,乖乖繳械投降,别妄想去得成海南島。
愚耕透露出想去海南島,正表明愚耕其實很心慮,故意自己給自己打氣,欲要一言即出,驷馬難追。
爺爺的後事已辦完了,秋收也結束了,有關愚耕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特别是因為妹妹很快就要返回深圳去,機不可失,父母親大人就必須抓緊時間對愚耕進行逼迫,不容延誤,速戰速決,無形間使得愚耕處在一種高壓勢态當中,兵臨城下,陰雲密布,一觸即發,愚耕難免有犯難,憂心忡忡,按捺不住,惶恐不安,又不敢主動去挑釁父母親大人,戰火還沒有點燃,愚耕就感到敵我懸殊太大,癱軟了半截,垂頭喪氣,好生揪心,早點點燃戰火,還要好受些。
某天的某個時辰,戰火終于還是不可避免地被點燃了,愚耕想躲也躲不過,因為父親大人已忍不住,正式向愚耕打開了話匣子,頭頭是道,一句接一句地開機關槍,先聲奪人,父親大人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強調愚耕已賴在家裡吃了兩個多月份閑飯,這回無論如何都該要出門去,好男兒志在四方,倒要問問,愚耕這回又想好了去什麼地方,顯然父親大人是存心挑釁,逼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