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傳奇

首頁
    悔改,還經常幹粗活,愚耕從不否認自己就是個粗人,寫作當然是件非常細非常細的細活,粗人幹細活,更應該慢慢熬,人家可以一年半載或一兩個月就能寫成一本書。

    他打算用兩三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寫成一本書不就得了,這就叫笨鳥久飛。

     愚耕也毋庸置疑是個急性子人,經常因為急性子而吃了不少虧,同樣還死不悔改。

    愚耕要充分估計寫書的意義,才熬得住兩三年甚至三四年。

    當然就不能再用“就算坐牢也要用兩三年甚至三四年堅持把牢底坐穿”這樣的比喻來估計寫書的意義,當然也不能用像一般人寫自傳那樣來估計寫書的意義,寫自傳算得了什麼,愚耕才不稀罕呢。

    就算他受到天份的局限,寫書總有欠缺,總顯得笨拙死闆,但也瑕不掩瑜,璞金渾玉,稀世駭俗,上天不可能讓一個作家有他那樣的經曆,他一直認為他的心理過程更加算是一種經曆。

    更加不同尋常。

    他隻要真真實實,原原本本,清清楚楚,詳詳細細,有頭有尾地把他的經曆寫出來,就足以為人類的靈魂提供最豐富的營養大餐,誰看了都會受益匪淺,堪稱整個時代天然生成的産物。

    愚耕要把他的經曆放在顯微鏡觀察一樣來說透徹,滴水不漏,也就能說明很多問題,愚耕很好奇,他最終能将他的經曆寫成什麼樣子。

    特别很好奇他最終能将他的心理過程寫成什麼樣子,愚耕覺得寫自己親自經曆的的心理過程比揣摩着寫别人的心理過程,比假設性的寫出一些心理過程要艱難得多痛苦地多。

    也是最有意義的地方。

    愚耕想要把他的經曆寫成一本比起像情節小說,更像是心理小說的書,甚至想要寫清他的心理與行為之間存在着一種怎樣的必然聯系。

    愚耕甚至還想到,如果他不能連貫起來的把他的經曆寫成一本書,就隻好分做一件事一件事寫出來,盡可能地把他的經曆多分成幾件事寫出來。

     愚耕的這些關于寫書的想法,不是一下兩下就寫得清楚的。

    而且不去試一試寫書的話,再怎麼去想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更不可能寫都不用寫就能在心裡面打一邊腹稿。

    愚耕雖然是将要寫自己的經曆,但真正寫起來還都是一種偶然。

    寫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特别是寫他經曆的心理過程,更加是一種偶然,更加寫成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愚耕想要把他的經曆寫成一本書真正最缺的是一個長期很好的而又穩定的寫書環境條件,可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愚耕不敢保證能為了寫成一本書而苦苦堅持十年,愚耕越是想要寫成一本書,就越是浮躁不安,按捺不住,決不會讓自己好過,照此下去愚耕如何能創造一個長期穩定較好的寫書環境條件,真是命苦,東風難求,事與願違。

     大概兩個多月後的某一旁晚,因愚耕在做棉絮加工中的一件小事,愚耕竟與老闆較上了勁,惹得老闆一怒之下就踢了愚耕一腳,并扣住愚耕的胸脯,欲要大打出手,愚耕則嚎叫一聲,欲要發瘋,如果老闆真要大打出手,愚耕就要在大倉鎮正兒八經地發一回瘋,倒看誰勝誰負。

     老闆見愚耕欲要發瘋,也就有所收斂,并很快就平息下來,愚耕則難過極了,這是愚耕出門在外頭一次有人打了他,愚耕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很多眼淚,心靈療效顯著,感受深刻,這也是愚耕出門在外頭一次流眼淚,愚耕沒有控制流眼淚,而是盡情讓眼淚流出來,比起愚耕的心理活動,愚耕流出來的眼淚更加有突破,卻一點哭聲也沒有。

     晚上愚耕趁老闆不在,就毅然決然地向老闆娘提出他明天就要回家去。

    實質愚耕并不想回家去,但确實下定決心明天就要辭工走人,随便去哪裡都可以,忍無可忍,以為這是他辭工走人的絕好時機,愚耕很不甘心長期在這裡做棉絮加工,賺每月150元的工錢,隻是因為愚耕當初答應至少要幹完今年,所以很難提前辭工走人,可老闆這回竟打了愚耕,愚耕就有了辭工走人的借口,口口聲聲說難道在老闆看來,他就是路邊撿回來的一條狗,難道在老闆看來,他能在這裡賺每月150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