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引子:布赫向

首頁
    大型紀實文學《巅峰謀略---張鴻雁策劃傳奇》 作者:劉自強旗飄揚 引子:布赫向張鴻雁頒發“中國十大策劃專家”證書 2002年6月21日,北京已經進入了初夏,和煦的陽光灑在一群仿古飛檐式建築上。

    這是一塊占地43萬多平方米,勝似江南園林的風水寶地,古樹參天、百花争豔、湖水如鏡、綠草成茵,俨然是一個讓人贊不絕口,流連忘返的仙境。

    這就是被人稱為“東方第一館”的“釣魚台國賓館”。

    這一天,釣魚台國賓館迎來了一批中國從事智慧産業的精英。

    “第二屆著名策劃案例及策劃人評選”活動的頒獎儀式将這裡舉行。

    釣魚台國賓館的所在地是北京西郊古釣魚台風景區,金朝章宗皇帝曾在這裡建台垂釣,所以就有了“皇帝釣魚台”的稱号。

    明朝永樂之後,釣魚台成為社會上流人士與文人流連賞玩的别墅花園;清朝時期,乾隆皇帝喜愛釣魚台的風光旖旎,正式把它定為行宮,并且建了養源齋、清露堂、潇碧軒、澄漪亭、望海樓,還親筆題詩立碑。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主席毛澤東和總理周恩來為了慶祝建國10周年,準備接待參加國慶的國家元首們,這時,他們猛然發現北京還沒有一處能夠同時接待十幾位國家元首的國賓館!于是,他們四處探尋,發現古釣魚台這一帶非常适合,遂決定在此建設國賓館,外交部理所當然地承擔起了具體組織、籌劃和營建的任務。

    因為地處釣魚台,便以其地命名,定名為“釣魚台國賓館”,這裡就此成為來訪國賓的下榻及會晤、會議場所。

    在接待國家元首的國賓館舉行中國二十世紀策劃大會暨“第二屆著名策劃案例及策劃人評選”活動的頒獎儀式,說明了這次活動的高規格和重要性。

    乘坐着策劃人和嘉賓的車隊駛過阜成路,來到釣魚台國賓館東大門。

    國賓館的大門并不奢華誇張,兩側不起眼的門樓被兩棵松樹的碩大樹枝半掩半遮着,隻有莊重嚴肅的崗哨衛兵,使這裡平添了幾份神秘和肅穆。

    門口的崗哨衛兵很遠就看到了車隊的車牌号碼,馬上手一揮作出前進的手勢,車隊沒有停留就長驅直入賓館大門。

    大門迎面是一片石林,一塊狹長高聳的石柱上,銘刻着鄧小平題寫的“釣魚台”三個字。

    車隊拐過石林,前面有一座橋,橋頭立着飛檐鬥拱的牌坊,大紅色的柱子,金黃色的琉璃瓦,上書镏金大字“釣魚台國賓館”,向人們展示着莊嚴氣派。

    這時,車子停靠路邊,走下一個人,他就是獲得這次策劃人評選活動的最高獎者張鴻雁。

    一向風度高雅、氣質非凡的張鴻雁,作為一個策劃人參加策劃界頂級的頒獎典禮,今天心情總與往日有些不同,他突然想舍車步行,觀賞一下釣魚台國賓館的風光。

    張鴻雁想起一句話:能在釣魚台國賓館悠閑散步飽攬無限風光的人,一定是一個“穩坐釣魚台的人”。

    那麼,現在就讓自己做一個“穩坐釣魚台的人”吧。

    張鴻雁信步向頒獎會場5号樓走去,一路上都是奇石奇景随處可見,郁郁蔥蔥的古柏各展風姿。

    再看煙波飄渺的水面,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湖中亭閣和岸邊垂柳交相輝映,散落各處的别墅樣建築,風格各異,完全一派皇家園林氣派。

    這裡與江南園林顯著不同的是,這裡一切顯得自然穩重,有條有理。

    突然,一隻喜鵲從張鴻雁的頭頂叫喳喳地飛了過去,張鴻雁發現,這裡的鳥非常多,特别是喜鵲随處可見,路邊的樹上還有幾隻喜鵲在叫的不停。

    這是綠化好的緣故,這就是所謂“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不一會兒,張鴻雁來到了5号樓,一進前廳,就感到氣勢非凡,雖然外面不太起眼,但内裡的裝璜絕對是超五星級标準。

    進入大廳,已是燈火輝煌,穿梭來往的禮儀小姐個個豐韻十分,妩媚動人。

    主席台上坐着的一排嘉賓,神态輕松,相互之間在交談說笑,氣氛融洽。

    他們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中央宣傳部藝術局局長李金濤,全國人大研究室主任陳湘清,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等國家與有關部門領導。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能得到這麼多國家領導人的關注,本身就說明了這個行業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性。

    這一次評選活動,從籌備到頒獎曆時九個多月,《中國經濟報》、《人民日報市場報》等30多家媒體宣傳發布,大會組委會共收到551套策劃案例,參評個人325人。

    國内諸多大型企業如海爾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