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頁
    實發生過。

    但很少有飛船真正進入過古戰場,那裡是銀河系中最恐怖的區域,這并不僅僅是因為輻射和黑洞。

     當時,雙方數量多的難以想象的戰艦群為了進行戰術機動,進行了大量的超短距離時空躍遷,據說當時的一些星際殲擊機,在空間格鬥時,時空躍遷的距離竟短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幾千米!這樣就把古戰場的時空結構搞得千瘡百孔,象一塊内部被老鼠鑽了無數長洞的大乳酪。

    飛船一旦誤入這個區域,可能在一瞬間被畸變的空間扭成一根細長的金屬繩,或壓成一張面積有幾億平方公裡但厚度隻有幾個原子的薄膜,立刻被輻射狂風撕得粉碎。

    但更為常見的是飛船變為建造它們時的一塊塊鋼闆,或者立刻老得隻剩下一個破舊的外殼,内部的一切都變成古老灰塵;人在這裡也可能瞬間回到胚胎狀态或變成一堆白骨…… 但最後的決戰不是神話,它就發生在一年前。

    在銀河系第一和第二旋臂之間的荒涼太空中,矽基帝國集結了最後的力量,這支有一百五十萬艘星際戰艦組成的艦隊在自己周圍構築了半徑一千光年的反物質雲屏障。

    碳基聯邦投入攻擊的第一個戰艦群剛完成時空躍遷就陷入了反物質雲中。

    反物質雲十分稀薄,但對戰艦具有極大的殺傷力,碳基聯邦的戰艦立刻變成一個個剌目的火球,但它們仍向奮勇沖向目标。

    每艘戰艦都拖着長長的火尾,在後面留一條發着熒光的航迹,這由三十多萬個火流星組成的陣列形成了碳矽戰争中最為壯觀最為慘烈的畫面。

    在反物質雲中,這些火流星漸漸縮小,最後在距矽基帝國戰艦陣列很近在地方消失了,但它們用自己的犧牲為後續的攻擊艦隊在反物質雲中打開了一條通道。

    在這場戰役中,矽基帝國的最後艦隊被趕到銀河系最荒涼的區域:第一旋臂的項端。

     現在,這支碳基聯邦艦隊将完成碳矽戰争中最後一項使命: 他們将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一條五百光年寬的隔離帶,隔離帶中的大部分恒星将被摧毀,以制止矽基帝國的恒星蛙跳。

    恒星蛙跳是銀河系中大噸位戰艦進行遠距離快速攻擊的唯一途徑,而一次蛙跳的最大距離是二百光年。

    ,隔離帶一旦産生,矽基帝國的重型戰艦要想進入銀河系中心區域,隻能以亞光速跨越這五百光年的距離,這樣,矽基帝國實際上被禁锢在第一旋臂頂端,再也無法對銀河系中心區域的碳基文明構成任何嚴重威脅。

     “我帶來了聯邦議會的意願,”參議員用振動的智能場對最高執政官說:“他們仍然強烈建議:在摧毀隔離帶中的恒星前,對它們進行生命級别的保護甄别。

    ” “我理解議會。

    ”最高執政官說,“在這場漫長的戰争中,各種生命流出的血足夠形成上千顆行星的海洋了,戰後,銀河系中最迫切需要重建的是對生命的尊重。

    這種尊重不僅是對碳基生命的,也是對矽基生命的,正是基于這種尊重,碳基聯邦才沒有徹底消滅矽基文明。

    但矽基帝國并沒有這種對生命的感情,如果說碳矽戰争之前,戰争和征服對于它們還僅僅是一種本能和樂趣話,現在這種東西已根植于它們的每個基因和每行代碼之中,成為它們生存的終極目的。

    由于矽基生物對信息的存貯和處理能力大大高于我們,可以預測矽基帝國在第一旋臂頂端的恢複和發展将是神速的,所以我們必須在碳基聯邦和矽基帝國之間建成足夠寬的隔離帶。

    在這種情況下,對隔離帶中數以億計的恒星進行生命級别的保護甄别是不現實的,第一旋臂雖屬銀河系中最荒涼的區域,但其帶有生命行星的恒星數量仍可能達到蛙跳密度,這種密度足以使中型戰艦進行蛙跳,而即使隻有一艘矽基帝國的中型戰艦闖入碳基聯邦的疆域,可能造成的破壞也是巨大的。

    所以在隔離帶中隻能進行文明級别的甄别。

    我們不得不犧牲隔離帶中某些恒星周圍的低級生命,是為了拯救銀河系中更多的高級和低級生命。

    這一點我已向議會說明。

    “ 參議員說:“議會也理解您和聯邦防禦委員會,所以我帶來的隻是建議而不是立法。

    但隔離帶中周圍已形成3C級以上文明的恒星必須被保護。

    “ “這一點無需質疑,”最高執政官的智能場閃現出堅定的紅色,“對隔離帶中帶有行星的恒星的文明檢測将是十分嚴格的!” 艦隊統帥的智能場第一次發出信息:“其實我覺得你們多慮了,第一旋臂是銀河系中最荒涼的荒漠,那裡不會有3C級以上文明的。

    ” “但願如此。

    ”最高執政官和參議員同時發出了這個信息,他們智能場的共振使一道孤形的等離子體波紋向銀色金屬大地的上空擴散開去。

     艦隊開始了第二次時空躍遷,以近乎無限的速度奔向銀河系的第一旋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