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被子捂在耳朵上,卻久久不能入睡。
我叫秦璐,今年16歲,是個孤兒。
很小的時候我父母便在一場意外中去世,我和哥哥相依為命,颠沛流離在各個親戚和朋友的家中。
當然這其間自然遭受了不少白眼和冷遇。
後來哥哥考上了警察,我們便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不再寄人籬下。
短短的三年之間,因為哥哥的職務調動或者其他原因,我們換了好幾次房子,最終在那個地方暫時定居下來。
那個地方,有個奇怪的名字,叫做“鬼巷”。
據說這個名字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幾經更改,又恢複成了原來的名字。
而這條促狹逼仄的巷弄,卻也有着許許多多詭異的事情和古怪的傳說。
比如在第三幢房子的院子裡的槐樹上,相傳**時期曾吊死過一個女人,由于死的冤屈,之後那個女人便經常出來作祟,鬧得整個小院人心惶惶。
後來還是幾家合着出了個大價錢,請來了城東一個法術高強的道士作法才将她制住。
而在巷口,有一座齊人高的古碑,上面刻着奇奇怪怪如同蝌蚪文一般密密麻麻的文字。
在風雨腐蝕得模糊不堪的字符當中,我隻認得幾個用篆體寫成的文字——“大唐司天台袁舒雪”。
我聽房東的奶奶說,袁舒雪是唐代的一個女道士,後來在一場大旱災中向老天祭祀,結果就降下了大雨,旱災便也終結了,而她也被人們稱為“祭雨師”。
當然,這隻是老一輩人的傳說,而這個傳說也從未走出過這個小小的巷弄。
如今,這裡的老人越來越多地被年輕人所取代。
深受唯物主義熏陶的年青一代,自然不會相信那些荒誕可笑的傳說。
而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然而,在我來到這個地方的第一個夜晚,卻親眼見證了這個地方的詭異。
那一天下着很大的雨,也給搬家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我們住在三樓,哥哥和幾個搬家公司的小夥子費了好大的勁才把家具一件一件地搬了上來。
那天晚上,我躺在陌生的床上,卻怎麼也睡不着。
窗外的雨嘩嘩啦啦,聽起來如同瀑布一般。
就在我對着窗外黑乎乎的雨幕發呆的時候,一陣風突然猛地把窗戶吹開了。
窗外的暴雨聲一下子由模糊變得清晰了,白色的窗簾在風中飄動。
上床的時候忘了把窗栓拴好。
我走下床想要把窗戶重新關上,這個時候卻突然聽見了窗外的哭聲。
是一個女人的啜泣聲。
聲音斷斷續續,在滂沱的雨聲中卻顯得格外清晰。
這麼大的雨,什麼人竟然還站在外面淋雨。
當時我是這麼想的,竟然絲毫都沒有感到恐懼。
我把頭伸出窗外,看見一個白衣女人正蹲在街邊,頭埋在下面,看不清楚是誰。
“姐姐,姐姐,這麼大的雨,你怎麼一個人在外面?”我記得自己好像是這麼說的。
她沒有回答,隻是埋着頭繼續抽泣着。
“你快回去吧,這麼晚了,家裡人會擔心的。
”我又說道。
後來,我的意識便變的模糊了。
或者說,不知不覺睡着了。
第二天我起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床上。
一切都像是夢一般。
第二天上學之前,我問哥哥昨天晚上聽到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