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生的炎症,采用如石膏,知母,白虎湯等清熱降火的藥直接作用于人體的副交感神經使亢進的生物電恢複平衡,降低代謝,增強免疫能力,邪去正安,達到消炎的目的.例如:在夏天,農民經常因打稻子,把灰揚進眼睛,造成眼結膜炎,這時用龍膽洩肝湯洩肝經之火,可以治愈此病.
我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三口之家,是農村一個專業戶,男的很會做生意,所以他家在當地也算是富甲一方。
有一天天氣很炎熱,男主人因為抄近路,過玉米地時,不慎被一片玉米葉子刺傷了眼角膜,使眼睛很快發炎,到醫院治病用西藥也無法控制炎症,醫生也隻得建議他摘除這個眼球,他不同意,結果很快雙目失明,生意也一落千丈,變得負債累累,絕望之下就自殺身亡,不久妻子也自殺了,隻留下了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
治療這個病就是要中西醫結合,内外結合治療。
先用西藥緊急控制細菌病毒感染,再用用中藥龍膽瀉肝湯就可以很快治好這個疾病。
從這個病例說明,如果有先進的醫學理論指導醫療實踐,人類就可以對各種中西醫醫療技術運用自如,就可以極大地提高人類的醫療水平,就可以減少多少個家破人亡的悲劇呀。
沒有先進的醫學理論指導醫療實踐,人們看病就象碰運氣,碰中了就治好了,遠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又如有經驗的醫生治牙痛,把牙齒分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區,分别配屬大腸、三焦經等四經絡,某一區牙痛,就清洩相關經絡之火,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所以用中醫藥治療細菌感染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一些中輕度的細菌感染可以用中藥來控制,減輕或消除因人們濫用抗生素而造成耐藥菌株增多,治療效果下降的現象.加強中藥抗炎的針對性,可能增強治療效果,如用龍膽洩肝湯治療眼結膜炎,比用牛黃解毒片好.運用此原理可以建立中醫抗炎的标準化,某經絡有炎症,首選幾位中藥治療。
中藥的整體調節作用使人體恢複平衡,可以使組織細胞和血液細胞增加幹擾素的分泌,對付病毒性感染,也是大有可為的.有望治愈世紀絕症--愛滋病。
出現炎症還有一個病因就是因人體較虛,造成患者抵抗能力不足,造成病菌和病毒感染,這就要用補的辦法才能治愈炎症。
我有一個親戚妹子,隻有二十多歲,正是愛美的時候,兩年前臉上開始長紅疙瘩,一下子變得很難看。
看了很多中西醫,西醫用抗病毒感染,中醫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但病情總是時好時壞,不能斷根,藥費花費上萬,過兩年都沒有治好。
有幸遇上了一個有經驗的老中醫,根據病人體質較弱,抵抗能力較差的毛病,用補中益氣的方法,增加病人的抵抗能力,隻用八付藥就徹底治好了她的疾病。
從治這個小病,就看出中醫治病真是存乎一心、妙存一用、千變萬化、魅力無窮,體現了中醫的獨特魅力,也說明從治一個小病也離不開先進中醫理論的指導,要不病早就治好了,減輕了病人多少痛苦。
中醫内科也是利用這條原理,中醫發現五髒六腑都是通過經絡互相聯絡,把各髒腑調節平衡就可以治病.如疏肝健脾,補肝益腎、補腎納氣、宣肺氣利小便等,都是使全身生物電恢複平衡達到治病的目的.例如肝逆橫脾,中醫采用疏肝健脾的辦法,來治愈它.還有内科疑難病症奔豚氣,患者感到一股冷氣由腹部,吹到胸部,這是因為患者上虛下實,生物電由腹部逆流胸部,造成不适,通過中藥的整體論治,可以治愈這個疾病.還有心火上炎利小便、治近視補肝腎、利小便實大便、四肢無力補脾健胃等等都是使全身生物電恢複平衡達到治病的目的.
淤血和痰飲是中醫最常見的疑難雜症,也是中醫的獨特治病理論.
痰飲是機體水液代謝所形成的病理産物積存于體表和體内的表現.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痰飲出現在體表的部位,絕大多數都是病變器官在體表的投射穴位,并且局部出現電阻增高、電位下降的現象.使相應組織細胞新陳代謝活動減慢,不能消化營養物質,造成水液拘留,形成痰飲.中醫通過整體論治,把全身各組織器官調節平衡來治愈此病.
近年經過大量的事實發現,當某一髒俯器官生命活力下降,身體相應的部位出現脂肪堆積,所以肥胖并不一定是營養過剩造成的,是身體某器官生命活力不足,生物電強度下降,不能消化營養造成的,為中醫減肥奠定了理論基礎。
淤血是指機體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種病理産物.中醫通過藥物可以影響血液循環,據觀察,适宜的電流刺激可以大大促進血液細胞的活力,改變紅細胞沉降率、血管統透性,是氣為血之帥的原理.所以中藥采用收斂止血、涼血止血、化淤止血、溫經止血、活血祛淤藥,通過調節全身生物電,都可以影響血液循環.治愈與血液循環有關的病症.
中醫不但能治病,還非常強調補養身體,如:補中益氣湯有補氣的作用,使人體産生較強的生物電,治療如胃下垂.視網膜脫離,脾胃氣虛等虛弱性疾患.瘡家聖藥黃岐也有補氣的作用,使人體産生較強的生物電,促進傷口的愈合.
中藥對内分泌也有影響:中醫學的腎實際上指的是内分泌器官,而補陽藥如鹿茸,鹿角等藥都是興奮全身交感神經,産生生物電,刺激全身組織器官恢複生命活力,同時刺激多種内分泌功能,恢複人體健康.但是服多了就會上火,破壞人體平衡,産生副作用.所以中藥補益劑,十分講究滋陰壯陽,一面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一面恢複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使人體在更高的水平恢複平衡,恢複健康.
服用中藥,可以調整髒腑功能活動,改變生物電運行路線.有經驗的氣功師和醫學家經過服藥,可以感受内氣運行變化,還可以幫助氣功鍛煉,神醫扁鵲就是服用長桑君的藥,出現特異功能,為人們治病.
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觀察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藥物歸經、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的經驗,發現不同的中藥物作用于不同的組織器官、經絡。
認為中藥一方面可以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一方面作用于身體不同部位組織組織器官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運用中藥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案,調節身體各部的生命活動,影響各組織器官生物電的強度,使全身生物電恢複平衡,恢複患病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達到治病的目的。
做到整體論治,補不足,損有餘,讓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力恢複平衡,來起到治病的作用,也是中醫辯證論治有别于西醫辨病論治的原因,所以中醫理論與實踐有模糊性的一面,治病主要憑經驗。
明白了這個原理,可以使中醫走向定性化、定量化的正規道路,讓外國人更好的理解中醫理論,使中醫走向世界,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讓中醫煥發出新的光彩。
運用發明的生物電平衡理論治病原理,用經絡生物電檢測儀就可以分析判斷出那個髒腑經絡組織器官生物電失去平衡,出現了疾病,再決定用哪些中藥興奮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哪條髒腑經絡得了病,首選哪些中藥,形成标準化的處方方式。
運用這個原理,我們把象虎骨、熊膽、犀角、人參這些珍稀寶貴的藥材還包括所有的中藥都可以分析發現它們的有效成份,再加以人工合成,制成各種藥物,這樣即保護了珍稀動植物,又大幅度降低了使用中藥的成本。
平時隻要把各種中藥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服藥的時候照方按劑量,放入膠囊裡面,口服就可以了,真是簡單、方便、有效。
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知道任何一個髒腑器官出現疾病,都通過經絡與全身五髒六腑骨骼肌肉皮膚都有密切的生理聯系,中醫涉及的内容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髒象、經絡學說、疾病傳變、五運六氣、外感内傷、六淫七邪等多種理論,還有病情随着個體的差異和疾病的演變而千變萬化,各種疾病對應的幾萬種中藥配方、藥物,這些都可以借助現代化的電腦技術,用電腦幫助醫生進行診斷、分析病情并書寫病曆并處方。
可以極大地減輕醫生的腦力勞動強度,并大幅度提高了治療效果,更好地為全人類的醫療保健服務。
總之,人類有先進的醫學理論來指導醫療保健的實踐,将會讓人類的醫學由必然王國進入到自由王國。
9.針灸治病的原理:
針灸中的經絡,穴位有固定的位置,說明經絡,穴位是有物質基礎的,根據費倫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針灸得氣後,穴位局部鈣離子顯著提高,進一步研究結果表明,産生鈣離子的是肌間膜組織,而中國另一位女科學家已發現鈣離子是調節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至此,針灸治病的原理已完全解開。
筆者也發現穴位都在骨骼和肌肉凹陷處。
針灸刺激穴位下肌梭或遊離神經末梢,興奮交感神經,使穴位局部生物電位增高,産生"酸、麻、漲、熱"等針感,這就是針灸所說的"得氣".産生針感後,穴位處靜電位明顯上升,在經絡線上出現電位波動,而經絡線以外則不出現.因為髒腑器官産生的生物電通過經絡投射到體表,而體表穴位受刺激産生的生物電,又反過來作用于髒腑器官,調節它的生命活動,它們的影響是雙向的.所以針灸治病的原理,就是針灸穴位産生生物電,通過經絡,調節相應髒腑器官的生理活動,使之功能恢複正常達到治病的目的.
不同的手法可以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補法和燒山火就是通過手法興奮局部交感神經,增強生物電産生補和熱感的效果.瀉法和透天涼就是通過手法興奮局部副交感神經,降低生物電,産生瀉和涼感的效果.例如:有人認為胃運動時,可使慢電位波幅增高當胃運動抑制時,慢電位波幅降低.其中,針刺瀉法組的體表胃電波卻以降低為主.從而表明針刺提插補瀉可引起胃運動功能的不同效應.(15)
針灸産生生物電的調衡作用,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低下和過于亢進的免疫功能恢複正常,還可以抑制過敏反應,民間流行的疤痕灸長強穴,可以治反複發作的荨麻疹.
傳統的割治療法,也是這個原理:如常見的小兒挑疳積.就是于脾胃在掌的投射點處割除一點脂肪組織,造成傷口處電位持續上升,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與此類似的還有埋線,穴位貼藥等.
10.針灸循經感傳的原理
循經感傳指的是刺激人體的經穴時,受試者所産生的一種特殊感覺(酸、麻、脹、熱等)或出現紅線、皮丘等,從接受刺激的穴位開始,緩慢地向一定方向循行,其循行所經過的軌迹,與古迹醫籍中所記載的經絡循行路線在四肢上基本一緻.(2)
循經感傳是生物電在體表的集中反應.當針灸刺激穴位後,興奮穴位局部交感神經,産生了生物電,生物電沿經絡運行,又興奮了經絡周圍的交感神經,就象接力一樣,出現循經感傳,可出現一系列的變化.首先是真皮層血管神經功能改變,使循經毛細血管擴張,形成帶狀紅斑,進而循經出現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形成丘疹.繼續出現血管脆性改變.紅血球滲出,形成循經的出血帶(2).生物電經過經絡沿線,刺激皮膚感覺神經,出現(酸、麻、脹、熱)等現象,同時循經出現痛阈值增高,電阻下降,電流增強的顯著變化.
循經感傳并不一定是天生的,人為的興奮經絡交感神經,可以激發循經感傳:1.強調手法,感傳和療效的密切關系2.采用電針多次短程接力刺激的方法,也可以提高感傳顯著程度3.入靜,是誘發循經感傳的另一種有效手段4.采用循經加熱的辦法,可使34.6%的患者的感傳顯著程度提高5.使用ATP、輔酶A以及行氣活血、通經活絡的藥物,也可以使感傳程度提高(2).
出現病症的髒腑與感傳出現率最高的經脈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系(2).這是因為病變器官使經絡生物電增高,使經絡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提高了循經感傳率,随着病情的好轉,又恢複正常.
循經感傳的電學特性:感傳顯著的人,在感傳經過的部位,可以記錄到肌電明顯增高.還有人報導,感傳過程中相應穴位的皮膚電阻顯著降低(2).感傳造成的生物電變化,還影響神經傳導:感傳到達的地方,痛阈值下降.神經感傳到眼部時,則眼花、發黑、或視物不清.感傳一過去,這些感覺即随之消失(2).針刺脾經的三陰交穴位,感傳到達舌下,即可引起味覺阈的顯著降低(2).人為地壓迫循經感傳線,增高電阻,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可以阻斷循經感傳.
傳感有"趨向病竈"的特點:病竈産生異常生物電位,與感傳傳出的生物電之間有異常電位差,所以感傳沿該經脈的路線循行至"病竈"部位時,即偏離本經而趨向病所.
以上事實表明,感傳出現的物質就是生物電.
經過近幾年的艱苦工作,經絡實質研究又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特别是上海的費倫教授發現針灸刺激了穴位後,骨間膜組織釋放了大量的鈣離子,還發現骨間膜有類似光纖的信息傳導功能,所以認為骨間膜是經絡組成的重要物質。
但是既然經絡是有物質基礎的,經絡循行應該是嚴格按一定路線運行的,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循經感傳在手足四肢部位時,位置相對固定,運行到胸腹軀幹部,卻經常無規律循行,甚至感傳到别的經絡上,在非洲人身上也發現類似的現象。
事實再一次證明循經感傳出現的物質就是生物電。
11.針灸鎮痛的原理
針灸治病的根本原理是對組織器官起雙向調節作用,恢複髒器的生命活力,抑制病理性亢進,同時抑制有害的生物電的産生.電針相關穴位,可直接抑制受傷害部位産生的有害的生物電.用一定的重量牽拉兔胃底部,可以引起血壓下降或升高,呼吸先抑制後加強和腹直肌肌電增強等牽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