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歧照書信和寫作

首頁
    清晨8點半,我在上海站坐上開往歧照的列車。

     乘客不多。

    一些時間睡覺,一些時間喝水和觀景,一些時間思考不着邊際的問題。

    9個小時後,火車抵達秋天的歧照,正是北方黃昏時候。

    下車,出地道。

    出站口兩扇敞開木門,一角灰白色天空。

    暮色四起。

    廣場上出租汽車和三輪車頗顯冷落,生意寥寥。

    低矮舊樓被雨水洗刷成暗色,路邊聳立廣告牌上,詞彙帶有時光倒退30年的落伍氣息。

    我的精神一振,知道來到正确的地方。

     在廣場。

    我拖着背囊搭上一輛出租車。

     司機是沉默中年男子。

    歧照本地人,很多有一張長形臉,眼角細長,頗有古風。

    圓臉和方臉很少。

    經曆多次動蕩變遷之後,岐照被強行賦予偏激的想象和論斷。

    他們有狡詐的騙子、案犯,在其他省份名聲不佳,備受排擠。

    當地人同時保持古都大氣風範。

    踏實,淳樸,習俗中諸多風雅之意。

    這令人費解,除非親身經曆,否則歧照人始終是一個傳說式誤會。

     出租車在街巷迂回穿梭。

    新區在城外田野開發,矗立起嶄新高樓,大多是政府和機關單位。

    老城區落魄困頓,人口密集,市井氣濃厚。

    居民樓陽台堆滿生活雜物,晾曬各式衣服,擺放凋謝的植物。

    泥地街道,老人把嬰兒放在竹制推車中,在汽車開過的飛揚塵土裡走動。

    婦女穿着睡衣提着塑料袋購買食物回來,頭發沒有梳理,臉色晦暗。

    男子在路邊修理鋪污水旁邊昏昏欲睡。

     預定的旅店清風樓,一家老店。

    淪落為蝸居在老城區角落的廉價旅館,早已徒有虛名。

    窄小巷子中的灰白色混凝土小樓,如同所有以臨時心态搭建的建築,苟且度日。

    接待處服務員,胖而遲鈍的中年婦女,磕瓜子看電視面無表情。

    走廊上鋪陳一條化纖地毯,大紅色觸目驚心。

    也許從未得着過清洗。

     據說歧照人的固執,在于不管這座城市被戰争或洪流毀滅過多少次,他們都會憑借記憶在每一處确定過的位置上,重新建築,把它複原。

    這意味清風樓旅館雖然舊貌蕩然無存,不再回複當日風情,但位置卻可能沒有絲毫偏差。

    我選擇住到這裡,也不過因着一種天真的憧憬。

    以為自己對這座城市的想象,将以一種準确無誤的空間感重新構建。

     用鑰匙打開門。

    20平米房間,單人床,寫字桌,一把椅子。

    牆面粉漆剝落,懸挂一幅黑白照片複印作品。

    往日歧照舊貌:底矮小樓,小街道騾馬擁擠,各類挑擔或步行的路人神情木然。

    衛生間抽水馬桶污迹斑斑。

    搪瓷浴缸和浴簾餘留暗色污斑,是血迹還是嘔吐物無從分辨。

    盥洗池鏡子邊角碎裂,我伸出手掌,擦去鏡面薄薄一層塵土。

    打開臨河小窗,外面是流淌的桂河。

    一條黃昏暮光中平靜無波的大河,閃爍隐隐波紋,呈現悶濁灰綠色。

     清風樓往昔的雕欄畫閣邀請昂貴的工匠精工細作。

    門前用時鮮花束搭起巨大花架。

    走廊上懸挂紗質燈籠,布滿奇花異草。

    嚴格挑選過的茶和酒,令人流連忘返。

    歌伎年輕貌美,技藝精湛。

    客途中的旅人,所得慰藉不過如此。

    人生短暫,快樂難求。

    歡歌輕舞,且度今宵。

    一座酒樓曾集中彙聚人對現世所能持有的欲望和熱情。

     如今。

    往昔榮華和風情煙消雲散,一去難回。

     它成為藏污納垢之地。

     2 每一個夜晚。

    夜半時分,過道裡有高跟鞋和雜亂足音移動,年輕女子如同魚兒暢遊在夜色裡。

    長時間封閉無聲的房間,此刻釋放出喧雜聲響,争執,毆鬥,交媾,粗暴碰撞,吃吃笑聲,歇斯底裡的大聲叫喊,酗酒之後男子的呓語,不明所以的哭泣,起哄,呼應……從不安甯。

    如同一處樹木幽密野獸出沒的森林。

    一片空曠無際風聲呼嘯的沙漠。

    夜色點燃簇簇燃燒火苗,以熾熱騷動,突破白日庸碌乏味。

     即使有人在走道裡疾呼救命,或有女子大聲慘叫,也從不會有人出來察看或試圖阻止。

    我在枕頭底下藏了一把水果刀。

    當然,半夜如果門外有持續輕聲敲門,隻能屏住呼吸不發出任何聲音。

     在這樣的處境中,于某天深夜11點43分,我依舊在電腦上清晰打出第一段文字: 當她感覺自己逐漸老去,如果試圖分辨與以往最為本質的區别,無非是看待事物眼光的發生變化。

    仿佛突然之間眼睛被擦亮。

    有人這樣比喻年齡跨越過30歲的心得。

    以此看見幻象以及妄想的無處不在,看見事物在一種慢慢毀壞過程之中。

    毀壞到一定程度,虛空破碎,單純完整的初始再次呈現。

    這是一次漫長的周而複始的循回,其長度和密度超越人所能計算。

    這是屬于時間的奧秘。

     3 寫作具備一種與個體之間密不可分的危險關系。

     寫字樓白領,辦公室裡熱火朝天,一旦打烊,即刻回歸日常生活,與工作撇開瓜葛。

    寫作者,在寫不出任何一個字的時候,生活也隻為寫作而存在。

    即便沒有在書桌前打開電腦,獨自在街巷遊蕩無所事事,做着一切瑣碎事務,一個寫作者的軀體、心、頭腦,仍與内心那團簇簇火焰互相糾纏、聯結、搏擊。

     這是一種即使沒有工作姿态卻無時不刻在工作的人。

     寫作性質,使它的從事者注定被擱置在結構化社會機制之外。

    他們獨自工作。

    這是一種孤獨的處境。

    關于孤獨,有個日本禅師比喻,它是習慣每天早上洗冷水澡的人,打開水龍頭接受第一次沖擊時仍會渾身顫抖的激靈。

    是這樣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