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而強悍的信念。
相信正直與美的道路值得追索。
時至今日,我的确更為喜歡長久的深厚的懇切的單純的事物。
付出各種代價也是值得。
我願相信它們。
26
與M讨論,覺得男人對女人說出比較真摯的告白,不是我愛你,也不是我們結婚吧,而是,我們一起生個孩子。
說我愛你,可以是敷衍或表演,自娛自樂的成分比較多。
結婚較有誠意,但也不過是一個儀式。
隻有關系聯接了血緣,才可以彼此糾葛到底。
因我一直覺得男女如此不同,也許無法達成真正的親密無間。
在情感表達和思維方式上有時反向而走,默契何來。
能夠拿出來交換和聯接的,直接而實在的本能最為有效。
他不表示同意也沒有否定。
他二十五歲離婚之後,再未和女人結婚,也沒有孩子。
他說,男與女之間也可以什麼都不為,隻把對方當作生命的一面鏡子。
譬如我與你,你會跟我做愛,會跟我生一個孩子嗎。
我說,不會。
他說,正是。
但這不代表我們之間無法存在真實的情感。
27
睡覺前,閱讀一段聖經。
和合本的翻譯真是極為簡潔、優美、有序。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耶和華引領,白天用雲柱,夜晚用火柱。
此段甚美。
池塘裡青蛙的叫聲。
布谷鳥的聲音。
麻雀的叫聲。
雨聲。
28
三年前,和S在三裡屯一間小餐廳吃飯。
她再堕愛河,形容初交的男友,“仿佛是從天上掉下來。
”那時她臉上有光彩。
他們一起去旅行,如影相随。
三年後,他們分了手。
不知為何,初見時我即有直覺。
有些事情在發生的初始就可窺見結局的端倪。
一開始過于愉悅順遂,不免暗藏波動的危機。
所有故事都是重複模式。
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若給予覺察,它們總是一緻地雷同、單調、無趣味,并且有始有終。
世間故事沒有日新月異。
它也說明,個人心目中的海市蜃樓,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束反射光線。
毫無分量。
隻是我們脆弱的心有時會被它壓垮。
幸福到底是什麼,它存在嗎。
有時它看起來如同一句空洞而裝飾的宣言,透露出不信任,不安全。
也許我們所期待和恐懼的,不過是内心缺失的倒影。
理性一旦出動,事物褪去幻相。
黯然失色,勢不可擋。
妄想的魔力消失,木頭仍是木頭,岩石仍是岩石。
終究是頹敗下去的勢頭。
命運給了人們手裡的牌,骰子在它的手裡。
我們拿着一手儀式化的豐富的牌,覺得很多,以為有了權力,卻不知這些不過是被操縱的工具。
起初認為别有天地,最終仍淪落為一場俗套。
以為會長久,其實卻很短。
每個人都覺得手中所得應與衆不同,但所有關系隻遵循同一個規則前行,即無常。
沒有不變的事物。
一切都在損壞中,敗落中,破裂中,離去中。
一切也在準備中,醞釀中,生發中,推進中。
這個世界,沒有與衆不同的事情,沒有與衆不同的人。
所有的人都一樣。
所有的人都在做一樣的事情。
隻是彼此不知也不說,各自隐藏在黑暗裡。
29
失敗是有快樂的。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人生有時被揮霍成一場自我沉醉的表演。
仿佛時間不是用來失敗,也是用來閑置,如此才證明我們終究是自私和軟弱的常人。
失戀,失愛,失婚,其實是瑣碎的事,微小的事。
無法負擔的是認為将會獨活的惶然。
為情自傷的人,也可以選擇強顔歡笑地煎熬下去。
終究會有新的人出現,也許沒有。
終究會有新的生活出現,也許沒有。
但如果失去信念,在這樣的困境裡不再相信自己,得不到意志的憑靠,隻能堕落于這消失的記憶的回聲。
在這個世界上再找不到一個自處的位置,即便是心的一處落腳地。
這是他們最終選擇為小小情愛事故結束生命的原因。
執着于他人,總有失望。
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幻覺,不免是破碎掉的泡沫,終究化為濕嗒嗒滴落下來的污迹。
窮追猛打趕盡殺絕,隻是捕風捉影。
有時不能說痛,也不能自我暗示這是一種痛。
這是高貴的克制。
隻能是為自己而活。
它不是主宰,你也不是王。
30
天氣陰潮,即将有一場大雨。
去機場。
六點飛機起飛時,玻璃窗上沾滿雨水。
心念來回,全不重要。
事物在按照某種秩序和準則往前推進,不過是追随自己的心,做出努力。
偏執是一次次嘗試,直到做盡,做夠,做完。
結果如何,不能控制和把握。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坦然順受。
一夜未眠,輾轉三點才睡下。
舊書重讀,年少時讀過的字依然動人心扉。
“影子說,你和别人在黑暗裡吹笛子。
”詩人寫出的小說,句子完美如同毒藥不可救。
真善美之間沒有果然沒有聯接關系。
真的,未必是善和美的。
善的,未必是美的。
而美,有時是偏執的,黑暗的。
一半隐藏着惡,一半通向死亡。
“當我們相互看着的時候,我們就是屬于地的,命能讓我們在一起,也能把我們分開,就像金錢和愛情一樣,隻有一隻手,它盲目地伸着,它要到空氣裡去,它要握住另一隻手。
由于不可抑滅的願望和火焰,我永無得救的可能。
”
一九九三年買的書,定價九元九角。
有些字當時看過也隻是吞食而已。
當它能夠溶解于心,如同鹽消失于水,說明了時間的過程。
也許隻有自己才能夠明了這些時間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通常這些代價不為人知,也無法言說。
走于刀刃上,一側是叛逆之心,一側是屈服和犧牲。
31
清晨六點醒來,頭疼。
起床去朝陽門辦英國簽證。
被要求拍了新照片。
穿盤扣中式棉衫,長發及腰,拍照前抹了一些口紅。
地鐵來回,人群如螞蟻竄流在城市地下,為衣食奔忙。
人之微渺。
内心卻有巨大的深淵隻有自身才可臨及。
英國出版商在SS舉行一個派對。
結束後跟W的丈夫和孩子一起去雲南餐廳吃飯。
涼拌薄荷,烈性酒。
孩子摔了一跤,他們的反應極為鎮定。
飯後她推着自行車想一起散步。
在北京舊城街道兜了一圈。
夜霧升起,說了一些閑話。
W說,她與丈夫在雲南邊境的旅途中邂逅,結束後決定跟他一起。
究其原因,是因為“那時住在小鎮,每天早上在房間裡醒來,他願意和我一起躺在床上閑聊半小時,再起身做其他的事”。
這個可以在一起醒來時交談的白人男子,比她大十八歲。
後來成為她孩子的父親。
他為她從紐約搬來了北京。
能夠溫柔耐心地說話,自然是愉悅。
傾訴、交流,讓人靠近和親密的通道。
對于屬性不同的戀人來說,長久不交談,沒有交談的欲望,也不知該如何交談,這樣,路走到了盡頭。
彼此的能量無法對等,無法通暢。
人若無法發散和分享自己的能量給予他人,會失去聯接,感受到匮乏和孤立。
32
她來機場迎接我,眼角微微有眼淚,困倦欲眠。
穿過人群,急急走向她,雖然在笑,心裡卻并無歡欣。
她的臉越來越美。
她好像還是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樣子。
33
把手中的匕首遞給他,把傷疤暴露給他。
這個接下你的匕首,看了你的傷疤的人,是可以愛的。
34
此刻你我無恙。
我注視你的片刻清淨,勝于肉身留存于這個世界的時間。
如果能更有力,我要把你背負着帶到彼岸。
35
“阿時輕輕将枕邊的紅海棠花瓶推遠一些。
然後拔下簪子、梳子放在枕邊說,好啦,睡覺吧。
昏暗的房間裡,唯有花香強烈地煩擾我們。
”句子來自早逝的作者。
即使在貧乏的年代和處境,文字裡也盡可找到諸般細節。
美人蕉開花,雪夜,細雨,孤旅,照片裡冰霜一般的美……這些細節在童年或少年時,還略可沾染餘韻。
現今仿佛已被掃蕩一空。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黑白片。
樸素,家常,平淡,真摯。
與其說是天分,不如說是傳統的品質所起的作用。
人有時會覺得在所處的時代裡不合時宜,心應該落足在更久之前。
但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特征和任務,仍需在所處的時代裡完成自己。
堅定而結實地站在當下的這個點上。
下午摘杏。
步行入山,大片果林。
從樹枝上摘下一枚已熟軟的杏子,剝開果皮,果肉流動的汁液鮮活芳香,散發出陽光的熱度。
吃下它的感覺,跟身體完全融為一體。
事物需要時機恰好,不早不晚。
全然的相遇需要完美的因緣巧合。
摘完杏,和農夫閑聊。
他說果實在樹上,陽光的溫度或突降的暴雨都會給予它影響。
每一天它的内在都在發生變化,都在面臨無常。
所以,及時地摘下并享用它即是最好方式。
36
M說,你的胸口積累和儲存着許多東西,也許是一團極為強烈而敏感的情緒,需要把它徹底消化。
勇猛的能量若被放置在一個有限制的窄小空間裡,不被釋放,它會竄動和沖撞,給人帶來苦痛。
你要想辦法轉換和訓練這些能量。
他說,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