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年輕母親穿桃紅色上衣,黑色短褲,有一種優雅和頑劣的結合體。
她的孩子兩歲左右,是個健壯的男孩。
我想這個男孩應該會很容易愛上他的母親。
在書店看到《與神對話》,翻了幾頁後買下。
此書據說連續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一百三十七周。
但一個人決定是否要閱讀一本書,與其如何暢銷沒有關系。
重要的是在最初翻動的四五頁裡,有無迅速達成某種共識。
不知道它在中國會銷售如何。
此類關于靈性追求的書籍,需要社會的人群在内心真正生起困境和需求,才會進行滲透。
但現今中國社會的價值觀仍以物質追求為信念,人們關心賺錢、娛樂、消費、名利甚于關心自己的心靈。
混亂嘈雜的生活,是否有空間容納下這場你問我答。
若大衆的興趣點聚焦在低級層面,此類書很容易被當作成功指南,而被忽略它高級的價值。
書腰上一串影視明星的廣告顯得多餘。
事實上,這類書應是提供路徑讓讀者與上升的哲學意識産生聯接。
它代表心靈的開放性和探索的限度。
不世俗,沒有野心,不嘩衆取寵,也不内在封閉。
隻有抵達過極限和高峰的人才能夠做到。
山下的人不行。
53
做了一個夢。
他也在。
天下起雨,我說外面肯定沒有曬衣服。
走過去一看,陽台外晾曬了很多衣服,且已全都被淋濕了。
54
入睡前,在暗中,有時會感覺到一種内心深沉的平靜。
如同感應到一種聯接。
進入一座隐藏羊齒和清泉的山谷。
得到一個擁抱。
許下一句承諾。
完成必會被照看和實現的禱告。
55
母親。
你有很多舊而美的棉布衫。
你蹲下身迎接我進入你的懷抱。
你在我睡着時撫摸我的手和腳。
你有時眼含淚光。
你有時微笑。
你教我背古詩,你在睡覺前給我唱歌。
你凝望我的眼睛。
說你愛我。
你有時不知所蹤。
你又回來。
你背着我在雨中的花園徜徉。
你的眼神孤單。
你在月光下踱步。
你在午後微風裡,摘下一朵盛開的月季,鄭重地遞于我的手上。
你讓我嗅聞花瓣的芳香。
你親吻我的頭發。
你在老去。
56
師父說香枝燃燒成一截灰,隻為了擁有一段過程散發出自己的香味。
這是犧牲和承諾的象征。
玄關用沉香,書房用白檀。
也用藏香和印度香。
在京都買的各式香紛紛都送了人,留下一盒藤袴,氣味渾厚幽然,略帶辛辣。
偏愛這種有重量感的香味。
是一種紫色草花,又叫蘭草。
(中國名字也許是澤蘭。
)香味有一種剛烈氣質。
幼小的孩童站在濃密樹影下,抱着小貓或者在巷子的一角午睡。
明亮的眼睛裡,有一種容易破碎的困惑。
他們在嬉戲和時間的河流中漂浮,生長。
他們是成年人内心一些小小的影子。
我不記得自己擁有過這樣好看的圖片,撕下心愛的幾張,随手貼在牆壁上。
晚上去藥房買藏紅花,步行前往。
整段路程來回大概兩個小時。
穿了布鞋,走速很快,天空月朗星稀,空氣涼爽。
走過一座路面開闊的大橋,感覺到大風在耳邊呼呼作響。
橋下是大片曠野。
喜歡這樣的走路。
覺得生活也該保持這樣用力而沒有遲疑畏縮的前行速度。
57
他寫來的信。
“有使命的人會受到庇佑,路會越來越寬。
”
58
當真正的時刻來臨,人從未有機會獲得一絲猶豫。
59
每一個寫作人會遇到的考驗是,除了虛構或記錄他人的故事,自身所遭遇的那些離奇而複雜的事,最終是否具有勇氣把它們一一寫出。
60
一些事物在脫去光彩外衣之後,陡然冒出污濁而膨脹的現實。
人所依存的愛與望可否經受住人性的質疑和考驗。
這是重複的經驗。
你愛過的那些人,在起初貌似完美無缺。
當他們逐漸四分五裂變成一堆碎片,你是否仍能用掌心托起和保存。
你愛的是他人的屬性,還是他們的面具和形式。
普通的日常男女的愛,大多都是變相的索取。
占有、支配、操縱、填塞。
奧修說,一旦有了性,愛就不見了。
真正的愛,隻能來源于自身的平衡和渾然一體,即我們體内的男性和女性彼此和諧及融合。
這句話值得仔細回想。
下午咖啡店和M見面。
他說現在每天在家為比他年長十歲的女朋友做菜,紅燒桂魚做得不錯。
我說我将出發再去歐洲。
一個小時後告辭,他去睡覺。
61
我與她走到夜色花園的一處荒廢的平台,她輕輕歡呼,我們上船了。
我說,這船開往哪裡。
她說,去杭州。
這是我帶她去旅行過的城市。
她記得。
早上給她穿上熨平的整潔衣服,梳頭,帶上手工縫的布包,水壺。
牽着她的手,送她去大門外面等車。
她緊緊抱着一隻絨布老虎。
芳香美麗的小人。
下午接她。
遠遠地看到她在花園裡,其他同學在蕩秋千,轉木馬,她是插班新生,站在一個跷跷闆旁邊,獨自晃動一端。
沒有人跟她玩,說話,或投諸注意。
她看起來隻是若無其事,自得其樂。
神情自若地被孤立。
我站在樹林外面,看到這個臉蛋圓圓的孤單的小女孩。
人世萬象,她務必最終自己去面對和解決。
活動結束,孩子們排成隊伍,被老師帶走。
她最小,排在第一個。
鼻梁右側有被指甲劃傷的血痕。
但她說不清楚,也絲毫不在意。
62
吃了肉丸和土豆泥。
她想買一隻絨毛小熊玩具。
我說,我會給你買你所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你喜歡的東西。
因為我們會有很多喜歡的東西,但不可能全都得到它們。
你要漸漸知道什麼是克制和珍惜。
63
十一個小時的飛行。
頻頻起身,去機艙尾巴服務處要冰水喝。
站立在後面,觀望轟鳴聲中昏昏欲睡的疲倦旅人。
北京時間淩晨兩點多。
客車接送至位置僻遠的旅館。
房間裡有一張白床,一台小尺寸彩電,衛生間明淨周到。
窗外映出長而豎直的杉樹,夜空暗藍。
車子疾駛過馬路摩擦的沙沙聲響。
我意識到這是離長久居住的地方有一萬公裡之遙的位置。
腦子裡出現一個地球的模拟球體,想象自己在區間物理範圍上的移動。
此刻,我是一個在時差倒錯中失去睡眠的人。
置身陌生之地的客房,遠離曆史、陳年往事以及舊有定義。
不知為何,我享受這種陌生感。
走得越遠越覺得安靜。
64
雪山頂上。
一家五口人在周末出來遊玩。
兩個老人,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婦,帶着推車裡大概一歲多的男嬰。
那壯實的嬰兒臉頰凍得通紅,渾身被羽絨背囊裹起來,腦袋卻是光着的,手也露在外面。
父母完全沒有想過要給他戴帽子和手套。
山頂寒意凜冽,白雪皚皚。
遠處是重疊的雪山美景,映襯下午晴朗的紅藍色雲霞。
在山頂木桌子邊停頓,點一根煙。
黑色飛鳥在身邊撲閃翅膀,三三兩兩流連在桌子上,與人親近。
山坡上三個身影緩慢移動,是一對父母帶着五六歲左右的孩子在攀爬。
父親背着行囊走在最前面,母親和孩子走在後面。
逐漸靠近山頂,還有八百米左右的路程。
他們需要爬多久時間,是從哪裡開始,完全無法猜測。
看起來都已很吃力。
小小的孩子顯得鎮定,不拖拉,不抱怨。
父母是帶領者,也是真實的榜樣。
山頂古堡裡的咖啡店。
爺爺戴黑色禮帽,穿黑色禮服,白襯衣領飾有黑色絲緞蝴蝶結。
奶奶滿頭銀發,個子嬌小秀麗,身材保持得如同二十五歲女子。
穿緊身衣褲,線條緊緻有